得,当地水草资源丰富,烧砖制灰很方便,而且新招来的流民有不少都充当了工役,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就怀疑他虚报账目。于是就决定核减掉七千五百二十五两多银子,还要求萧云仙自己把这笔钱补上。因为萧云仙是四川成都府人,朝廷就下令让当地官府限期催他还钱,皇帝也批准了这个决定。
萧云仙看到朝廷的公告,又接到上司发来的公文,没办法,就只能收拾行李回成都老家。等他到家时,发现父亲已经卧病在床,起不来了。萧云仙赶忙到床前请安,并把自己在军队里修筑城池的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了一遍,说完就跪下来磕头,趴在地上不肯起来。父亲萧昊轩问:“这些事你都没做错,干嘛不起来?”萧云仙这才说出因为修城,工部要他退还多报的钱这件事,还难过地说:“儿子不仅没能赚钱孝敬您,还要花掉您的积蓄,实在没脸见人,心里很愧疚!”萧昊轩安慰他:“这是朝廷的规定,又不是你胡乱花钱,别太难过了。我攒下的家业,算起来大概还有七千两银子,你全部拿出去补交就行了。”萧云仙只好哭着答应了。
此后,萧云仙就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十多天,可父亲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萧云仙就哭着问父亲有没有遗言,萧昊轩说:“你这话问得傻不傻,我活着的时候,家里的事情我来管;我死后,家里的事就都归你管。记住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忠孝,其他都是次要的。”说完就去世了。
面对父亲的离世,萧云仙悲痛万分,随后他就按照礼节操办了父亲的丧事。事后他感叹道:“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不是因为被要求还钱,我肯定回不了家,也没办法亲自给父亲送终,这么想来,这次回家也不算坏事!”办完父亲的丧事,家里的钱也全赔进去了,还欠了三百多两银子,地方官还在不停地催债。好在这时,原来的知府因为盗案被降职调走,新上任的知府是平少保当巡抚时提拔的。新知府到任后,知道萧云仙是平少保的人,就帮他伪造了一个欠款还清的证明,让他先去平少保那里,再想办法补钱。
萧云仙见到平少保后,平少保安慰了他一番,还给他开了一封公文,推荐他去兵部接受考核。兵部官员却说:“萧云仙修筑城池这件事,没有先例可以直接提拔,只能在他原本千总的职位上,按照任职时间,慢慢晋升为守备,等有了空缺职位,再带他去面见皇上。”
萧云仙一等就是五六个月,终于等到兵部把他提拔为应天府江淮卫的守备,还带他去面见皇上。皇上批准他去上任,萧云仙领了委任文书就出京,他准备从东边的路前往南京。走到朱龙桥附近的广武卫时,此时已是严冬天气,晚上他就住在了客栈里。大约二更天时,就听见店家喊:“客人们快起来!木总爷来查夜了!”大家就赶紧披上衣服坐在床上。这时,就有四五个士兵打着灯笼,陪着一位总爷进来,挨个儿检查住宿的客人。萧云仙一看,这位总爷竟然是老熟人木耐!木耐见到萧云仙也特别惊喜,就赶紧请安,还热情地把萧云仙请到自己的官署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萧云仙打算接着赶路,木耐就挽留他说:“老爷先别急着走,看这天儿恐怕要下雪。咱们今天先去广武山的阮公祠逛逛,我好尽尽地主之谊。”萧云仙答应了。接着,木耐就让人准备了两匹马,和萧云仙一起骑着,又叫了个士兵带着酒菜,一行人就到了阮公祠。然后就有道士出来把他们迎了进去,又把他们请到后面的楼上坐下,送上茶后就不敢打扰了。木耐打开六扇窗户,窗外正好对着广武山侧面,只见山上树木凋零,北风呼啸,不一会儿就飘起了雪花。
萧云仙看着雪景,对着木耐感慨地说:“咱俩以前在青枫城的时候,见过多少这样的大雪,那时也没觉得多苦,现在只看到这点雪,却冷得受不了。”木耐也感叹道:“再想想那两位都督老爷,这会儿肯定穿着貂皮大衣烤火,不知道得多快活!”两人边聊边喝酒,吃完饭后,萧云仙起身闲逛。他发现楼右边有个小阁子,墙上挂满了名人写的诗词。萧云仙挨个读过去,其中一首叫《广武山怀古》的七言古诗,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难过,忍不住流下眼泪。木耐在旁边看着,完全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伤心。萧云仙还看到诗的后面写着“白门武书正字氏稿”,于是就把他默默记在了心里。
看完诗后,他们就回官署又住了一晚。第二天天气放晴了,萧云仙就向木耐告辞了。木耐一直把他送到大柳驿,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萧云仙从浦口渡过长江,终于是来到了南京,核验了委任文书后就正式上任了。他清点了漕运的兵丁,检查了船只,还和上一任官员交接清楚。忙完这些事后,他就向运丁打听:“你们知道这儿有个叫武书,号正字的人吗?他是干什么的?”运丁说:“小的不清楚,老爷您打听他做啥?”萧云仙解释道:“我在广武卫看到他写的诗,所以就特别想见见他。”运丁说:“既然是写诗的文人,我去国子监问问就知道了。”萧云仙赶紧催他快去。
第二天,运丁回来报告说:“我在国子监问过了,守门的说监里确实有个武相公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