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 107 章 明太祖朱元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7 章 明太祖朱元璋(1 / 3)

第107章第107章明太祖朱元璋

【今日话题:明太祖朱元璋。】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朱允坟。】

建文元年,李景隆率五十万军兵临北平城下。此时燕王朱棣正带兵袭取大宁,迫使宁王朱权及朵颜三卫降燕。北平城内兵不足万,皆为老弱。

燕王世子朱高炽在燕王妃的协助下做好了防备,又善于安抚士卒,并鼓舞城中妇人幼童皆参与守城。

甚至还多次趁夜开门袭扰南军,使得南军在惊慌中自相残杀。李景隆围城不下,士兵还被袭扰得无法休息,被迫只得退营十数里。正在李景隆愁于如何攻下北平时,竟见夜空中天生异象!“燕王……

李景隆大骇一一

燕王朱棣于声誉榜的排名远高于陛下!

朱棣正在回兵北平的路上。

夜间扎营之时,他照例巡视全军,却见天意排榜,他竞然位列前九!“恭贺燕王!”

朱允坟望着天幕,脸色惨白。

【秦念:哟,轮到你了,朱重八。】

【朱元璋·……)

朱元璋当然知道秦念的言外之意。

这是呼应五十日前的那句话:

“朱重八,现在还不能骂你,你给朕等着。”果然是心胸狭隘的女子。

他不过是评议了一句"妇人无德,家国不宁”,这么一点小事,秦念竟然记到现在。

【朱允纹:放肆!】

看到有人直呼“朱重八"之称,朱允纹几乎是立即出言呵斥!呵斥出声后,才发现他的言语现于天际。

更令他惊恐的是居然看到了“朱元璋"之名。【朱允纹:皇祖父?!】

【朱元璋:允坟,朕已立朱棣为太子。】

【朱允纹….)])

朱允效脸色更加苍白。

他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此刻他想到的,是皇祖父得知他废数王为庶人、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在天之灵痛恨于他,才会改立朱棣为太子。

【朱棣:现在朕才是正统,南军诸将士,即刻卸甲归降,勿要再起兵戈!】燕王朱棣:…”

面对左右亲兵崇敬的目光,朱棣竞是无言以对。这天幕上的“朱棣"所言,不是他说的!

他就算能在天幕上说话,此刻也应是先问候父皇,再命南军归降,更不会在尚未登基之时就自称为“朕"!

这说话之人究竟是谁?

【朱元璋:你居然是起兵造反,还引发南北内战?】朱元璋知道老四是乱臣贼子、篡位登基。

但他以为是如唐太宗玄武门之变那般,却不曾想竞然有“南军”之说一一南军对应的显然是朱棣的北军!

【朱棣:父皇,几臣也是不得.……,)

【朱棣:天幕会阻我言其中缘故一-秦皇,你当知朕起兵为无奈之举,还请为朕作证!】

朱棣以为他因削藩而被迫靖难会违反天幕规则,于是直接请秦念作证。她是群内最不在乎皇帝如何登基之人,只在乎社稷与百姓。以朱允炫的声誉排名,秦念必然不会帮朱允纹说话。燕王朱棣终于搞清楚状况。

这“朱棣"应是靖难功成后即位的自己,故而才会以“朕"自称。朱允纹能够在天幕上出言,而现在的他却不能言于天,可见天意认定如今的皇帝依旧是朱允纹。

未来的“自己"双榜排名更高,定不会让朱允纹于天幕聚拢军心。只是为何要请始皇帝作证?

【秦念:朕作证,你跟二凤搞玄武门继承法一样不得已。】原来是指这位“秦皇”。

声誉榜上无秦念之名,朱棣已经猜到这民心居首的秦念应是后世皇帝。【朱棣………l)

【李世民……)

李世民揉了揉额角。

这位秦皇,当真是……

唉。

其实他此前就对朱棣如何即位有所猜测,以为朱棣是同他一般。但没想到这“朱允坟”是朱棣的子侄。

【朱允纹:燕王分明是早有反心!】

夜间还在与朱允炫商议国事的人,当然是重臣黄子澄与齐泰。他们注意到不断波动的民心榜,以及天幕的三条“规则",再联系天幕上的对话后,立即猜到天幕是何缘故,连忙告知陛下。惊慌失措的朱允效这才稍稍冷静,为自己辩护。【朱允炫:皇祖父,儿臣是不得不削藩!】秦念疑惑。

削藩这事朱棣不能说,朱允坟却能说?

这是什么道理?

不过规则本就只是让话题不太偏移,有漏洞也无所谓。就算有漏洞,秦念也不会刻意去违反规则。日薪两千的打工人积极遵守规则。

“你是如何削藩?”

早在此前的话题,朱元璋就知道让藩王谨守边藩是他一厢情愿。事实就是诸侯王必反。

故而朱元璋没问朱允纹为何要削藩,而是问如何削藩。可这个问题为天幕所阻,无法现于天幕。

“父皇,儿臣是不得不反,你驾崩不到一年,朱允炫就逼得湘王自焚!”见朱允炫能说出"削藩”一事,朱棣连忙为自己辩解。然而这话却被天幕所阻。

只能说“削藩",却不能说具体情况?

天幕这个规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