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 107 章 明太祖朱元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7 章 明太祖朱元璋(2 / 3)

【朱元璋:愚蠢!】

不能询问如何削藩,朱元璋就只能以结果论:以他留给朱允炫的军力,真要削藩也不难,结果却是削出南北内战,朱允坟还败了!

朱允坟愚不在于削藩,而在于削藩削到皇位不保。【朱允纹….)])

朱允纹再度陷入茫然。

皇祖父连为何削藩都不问就定论他愚蠢。

他真的错了?

黄子澄、齐泰…都错了?

他不该削藩?

【秦念:你还有脸骂他?是你非要在长子死后,立除了装出来的孝顺外一无是处的蠢物当皇储。大明这场堪称莫名其妙的内战,不就是你的功劳吗?】【朱元璋·……)

朱元璋怒不可遏!

若秦念是他的臣子,至少也得被族诛。

但她不是。

这怒火就只能指向正在此处的……朱棣。

遭受怒斥的朱棣认错得相当迅速。

他现在已经是太子,被骂两句怎么了?

总好过还需兴起一场内战,还落得个得位不正的名声。此刻手握五十万重兵的李景隆满头问号。

现在谁才是正统?

攻城不利被迫退营十数里,士气不振之下骤然看到太祖皇帝以燕王为太子。南军人心浮动。

“除了装出来的孝顺外一无是处”。

朱允纹几乎无法站稳。

这秦念是谁,为何如此辱他?

是因他违背对皇祖父的承诺,贸然削藩,故而被认定是不孝?一无是处……是指他败给了燕王?

【朱元璋:朕遵循礼法以嫡孙立朱允坟,是防止宗室之乱于大明重演。】骂完朱棣,朱元璋冷声解释。

发现“朱棣"没有出言为自己辩解,朱元璋更是恼怒。要么是这个不孝子对他心有怨怼,要么就是出言维护时被天幕视为谎言。【秦念:呵,那你防住了吗?】

各朝儒生脸色涨红。

此番秦念讥讽的不是他们,却胜似讥讽他们。以嫡长为储君,正是儒家礼法所倡导的事情,他们也认定如此施为益于社稷。

事实却是一一

这明朝太祖皇帝立嫡孙为皇储,换来的却是内战。【朱元章·…)

朱元璋再度怒骂朱棣。

朱棣”

是秦念在讥讽父皇,怎么倒霉的却是他?

【秦念:分封制加嫡长继承制,仿周要素拉满,这可太遵循礼法了。钦,你瞧怎么着?竟然是二世内战。】

【朱元璋·……)

【秦念:说你以史为鉴吧,汉朝以推恩令否定分封你看不见,各朝嫡长储君无能从而祸及社稷你也看不见。你这读史是读了个寂寞,还是被儒生改的伪史忽悠得找不着北?】

“是朱允炫伪孝欺君,怎么能算是父皇的过错?”太子朱棣连忙开解他的老父亲。

朱元璋看着开始下降的民心,再怎么怒火中烧也只得继续作答。【朱元璋:……朕如何得知朱允纹如此无能?】朱允纹想要为自己辩解。

可他的声誉排名却在庸君之列,甚至相当靠下。再看朱棣、甚至朱高炽的排名,朱允效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秦念:你看不出朱允炫无能,难道看不到朱棣的才能与功绩?为了所谓的礼法,明摆着的优秀继承人你不立,立一个毫无功绩的皇太孙,你是在拿江山社稷开玩笑?】

【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在乎江山社稷,才会欲要立朱允纹为皇储。他担忧宗室争夺皇位,故而定下以嫡长子继承制。甚至还在祖训中告知亲王们,他们只是“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所以乐于天子也”。

除此以外,还立下各种优待宗室的祖训,就是想要防止大明出现诸如汉室“七国之乱"的宗室内斗。

事实却是他错了。

大明的内战来得比汉室更快!

或许正是因为吕后削诸侯王,才将诸侯王作乱延缓至汉景帝时期。【秦念:还是说你信儒信傻了?】

【朱元璋·……)

皇帝朱棣额上沁出冷汗。

他不是不想为父皇美言,只是天幕禁止谎言。至于为什么冒冷汗,是因为天幕话题显然是在常驻皇帝中进行选择。他就在剩下的四人之中一一始皇帝、汉光武帝、自己以及秦念。秦念这个语气,显然对大明极为不满。

父皇都被她讽得哑口无言,而自己声誉排名还不如父皇。宋朝亡于异族,秦念对宋太祖的态度尚可,但被她视为罪魁祸首的宋太宗却是被赋予“宋驴宗"之名。

据锦衣卫复命,“宋驴宗”之说已经盛行于民间。再加上父皇多次与她起争执,且秦念极为记仇一一她必然对大明充满恶意。

【秦念:为了给朱允纹这个废物铺路,你杀了多少功臣?】【秦念:是境外的异族死绝了吗,你竞然敢这么自废武功?真是活该你大明被异族所灭,举国沦为下等人!】

【朱元璋:?!!】

朱元璋惊骇地望着天幕。

此刻他不再为秦念的冒犯而暴怒。

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现时,他就判断出大明亡于姓氏为“爱新觉罗"的异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