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跟着父亲出海,也是最后一次。
丈夫和儿子一同葬入海底之后,李秀英便开始了与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她何尝不心疼女儿,只是……
“我跟你说过,那不是你外婆的远房亲戚,只是借住在你外婆家。”“我知道啊!"章丽娟颇为不服气,“可是她为文旭表哥安排了工作,为大姨一家提供了工作,还给外婆家买了这么多东西,为什么我们家就不能去讨点好处?”
昏暗的灯光下,李秀英收起针线,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我今天去了一趟你外婆家,听你外婆说,文杰要去餐厅上班了,所以我就没再开口。”
闻言,章丽娟炸了。
她气哄哄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妈,你看!现在连文杰都工作了,他们全都捞到好处,只有你,守着你那点面子死活不肯开口!”章丽娟气哭了,背过身去不停拿衣袖擦眼泪。她就不明白,为什么现成的关系,她妈死活就是不愿意开口呢!那个什么罗老板给人安排一个工作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吧,只要她妈开口,她肯定能去工作。
章丽娟越想越委屈。
她的两个好朋友,秦小芬已经去了制衣厂,程婷的哥哥听说经营了出租车公司。
看吧,连程婷哥哥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居然也能从罗老板那里分一杯羹,为什么她就不行?
“妈,难道你就非得让我一直留在地里干活吗?”“我觉得凭自己双手干活没什么不好。"李秀英慢条斯理给自家闺女做思想工作,“现在政府提倡集体养殖,以后咱们村都不用冒着危险出海打渔,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而……”
不等她说完,章丽娟堵住耳朵,冲进房间。啪地一声,将房间门关得震天响。
空荡荡的屋子里,只余灯火前一丝无奈的叹息。几天后,口碑发酵,明朗餐厅的生意更加兴旺。从罗湖火车站出来的人,瞧见两家并排的餐厅,大部分走进右边那家明朗餐厅。
林鸿泰盯着隔壁店兴旺的生意,气得牙痒痒。明明自己占了先机,没想到被对方以后发优势追上来,他发誓要想点办法给对方难堪。
处在喜悦中的何庆朗这会儿没空关注隔壁竞争对手的情绪,他忙着接揽顾客,打点后勤,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
偶尔空闲的时候,他会想起罗宝珠。
罗宝珠已经好几天没来店里看情况,不知道她最近在忙些什么。此刻的罗宝珠正在中英街布置商铺。
眼下出租车公司和快餐店都已经开业,出租车公司由于没有竞争对手,运营得相对顺利,快餐店虽说隔壁有个竞争者,但有何庆朗全力操持着,不用她花费太多心思。
况且竞争者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这种餐饮服务行业,入场的人多了,行业也会越来越兴旺。
另外,制衣厂已经照常开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她理所当然把目光放在中英街的15家商铺上。这是计划中剩下的最后一件事。
这年头黄金管控得比较严格,虽说改开后政策有所松动,但暂时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表明私人或企业可以自己买卖黄金,所以她的金铺仍要以合资形式存在。
即便如此,也得经过严格的审批。
好在年前已经做足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港城的宝福珠宝店已经在建设中,中英街上的商铺都是现成的,随便到饬两下就可以安排人进去卖东西。
几家商铺并不连在一起,这正合了她的意。来深城投资的外地客越来越多,过来中英街旅游的人也比之前多了一些,她想测试一下以现在的人流量,卖黄金饰品的话,一天能挣多少钱。说干就干。
她找好港城那边的黄金进货渠道,很快放了一批货进店中。在原本的打算里,她想从附近居民中挑选一些人员过来看店,一来很多人都有在中英街附近摆摊卖东西的经验,二来他们一家老小扎根在此,卷款逃走的可能性更低。
思来想去,她还是没这么办。
在用人这一方面,她一向谨慎。
只有接触过,明白对方的底色,完全放心了才会用。归根结底,她对附近的居民并不熟悉,只能等以后慢慢挑选,现下她准备亲自坐镇。
15家店铺里只开了一家。
这家卖黄金的店铺在一众卖日用品的店铺中显得格外突出,吸引不少人过来瞧热闹。
但是真正下手买的人寥寥无几。
原因无他,整条街的人流量都不高,而黄金又太贵,大多数人都舍不得掏出这份钱。
最后收摊的时候,罗宝珠清点了一下账目。一天下来,营业额大概有五千。
这么高的营业额,全是因为黄金成本高。
最近黄金价格波动较大,目前黄金的价格大概是每克30块,一条女式项链10克左右,再加上一点加工费,一条金项链得卖出近400的高价。营业额五千,大概也只有十来个真正买货的顾客。可想而知,中英街目前的人流量的确不大。五千营业额不算少,但黄金的利润率没有服装、化妆品等行业的利润率高,除去成本,也就只赚那么一点加工费。好在目前没有其他成本。
店铺不需要租金,也没有其他人力成本,只除去一点运输费用,算下来能有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