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毛爷爷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她让李文杰去调查一下那些光顾过鸿泰餐厅的周围村民的真实评价。
没想到大多数村民的想法不是顾念鸿泰餐厅第一天的免费优惠,而是惋惜免费优惠只有一天,太少了,应该多免费几天。更大一部分人甚至对鸿泰餐厅抱有负面情绪,理由是当天因为没排上队或者被其他事情耽搁等等原因,没能去鸿泰餐厅吃上免费的一顿,所以心存怨气。罗宝珠针对这个结果做了相应的调整。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能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受惠,顺带也打出广告效应。
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不想分享,何庆朗没再追问。第一天开业,火爆热闹的场面也引来一些生意,和隔壁鸿泰餐厅第一天免费开业毫无盈利不同,他家店里第一天就有营业额,这让何庆朗欣喜不已。前前后后不停忙活,生怕怠慢客人。
一天的营业结束后,何庆朗兴致勃勃拿出账本坐在角落里对账。罗宝珠走到他对面坐下,“何老板,我有个事情要和你商量。”“你说。"何庆朗头也没抬,目光舍不得从账本上挪开。“我想派个人来店里工作。”
何庆朗一愣,这才将目光从账本上移开,平视着对面的人,“你想派谁来店里工作?”
“你见过的,今天一直在店门外守着的小伙子,他叫李文杰。”“哦。"何庆朗有了印象。
今天开业,前来领礼物的人不少,秩序比较混乱,罗宝珠让李文杰站在外面维护秩序,顺带也督查看看有没有谁故意一天来领好几份。小伙子人长得瘦瘦小小,据说刚过16岁,还不满17,看着倒像是十四五岁。
何庆朗一口答应:“既然是罗小姐你开口,我哪有不应承的道理。”听说这个李文杰还是罗宝珠的远房亲戚,罗宝珠本来就入股了餐厅,安排一个远房亲戚过来做事也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
“不知道你想安排他做什么职位?"何庆朗斟酌片刻,试探着问:“要不让他来管账?”
“不用,让他做普通的服务员就成,负责上上菜,打扫店里的卫生之类,按着其他员工的标准发工资,何老板不用特殊对待。”“哦,好的。“何庆朗心里松了一口气。
“但是我有个请求。”
刚松了一口气的何庆朗一颗心又提了起来,“什么要求?”“我希望在他伙食上不要设限,小伙子能吃多少,就让他吃多少,不知道这一点办起来有没有难度?”
闻言,何庆朗心里石头终于落地。
他还以为罗宝珠要提什么请求呢,原来不过是多管点饭而已。他一口答应,“没有难度,这个不成问题!”“好,那就麻烦何老板了。”
事情谈妥,罗宝珠将这个消息告知李文杰。李文杰心里高兴,但也没立即表示出来,听到饭店无限量管饭之后,脸上的笑意才终于隐藏不住。
饭店的伙食比家里好多了,以后他能去饭店解决一日三餐,那不得敞开肚皮使劲吃?
想想都高兴!
李文杰当天激动得差点没睡着。
几家欢喜几家愁,李文杰在为能去餐厅工作激动得睡不着觉的时候,章丽娟正为这事质问她母亲。
“妈,你去跟外婆谈过了吗?”
“没有。"李秀英坐在煤油灯前缝补衣物,眼神不太好,拿起一梭子线,想让章丽娟帮她穿针孔。
章丽娟没接,使性子坐在对面,板起一张脸,“为什么没去和外婆谈?只要你开口,外婆肯定答应!”
她母亲和大姨李秀梅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外婆家有什么好东西,大姨恨不得都搬进自己家里,她母亲却从来不轻易去麻烦外婆,甚至有时候还会将家里的东西送给外婆去用。
她母亲的信誉在外婆那里极好,所以只要她母亲开口,外婆一定会同意。“妈,你为什么不去帮忙问一下呢?听说那个罗老板一直住在外婆家,还给外婆家买了自行车和彩电,让她帮忙弄份工作应该不难吧。”况且罗老板投资的餐厅今天已经开业了,场面很宏大,不少人过去领免费的礼物,这么兴旺的生意,难道店里不需要服务员吗?她没有那么熟练的缝纫技巧,不能去制衣厂做员工,但端端盘子打扫打扫卫生总还是可以的吧。
“妈,听说饭店管吃,工资也不错,你为什么就不能替我去开这个口呢?”李秀英没等到女儿的帮忙,只得自己借着微弱的灯光穿针引线,穿了好几次都穿不进去,她不急也不恼,平心静气地开口:“咱们村现在在搞集体养殖,你留下来帮忙挺好。”
李秀英嫁在渔民村。
她丈夫章宾龙是渔民村的土著,以打渔为生。以前渔民村叫“犁头尖”,像章宾龙这样以船为家,捕鱼捞虾的人,整日里飘荡在大海上,如同一段枯枝,被称为"水流柴”。打了鱼去换粮食,还不够一家几口人的温饱。时日艰难,偏又雪上加霜。
当时的小渔船都是小型木船,抗风浪能力弱,每次能活着回来,全靠上天保佑以及多年的出海经验。
可是上天总有打盹的时候。
一次平静的下午,章宾龙出海之后再也没回来。连同他一起没回来的,还有她12岁的大儿子章昊宇,那是儿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