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峰扛着麻袋,脚步沉稳,一步一步地朝船上走去。
他的呼吸很均匀,脸上看不出丝毫吃力的表情。
这一下,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小子是真有本事,不是装的。
岚站在一边,看着陆峰的背影,没有丝毫担心。她知道,这点重量,对陆峰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陆峰轻松地把麻袋扛上船,又走了回来。
“大哥,行吗?”他问工头。
“行!太行了!”工头一拍大腿,脸上的轻蔑变成了欣赏,“小子,看不出来啊,有两下子!行,今天你就在这儿干吧!你妹妹就让她在边上歇着,给你递个水啥的。”
“谢谢大哥。”
就这样,陆峰成了码头上的一个临时搬运工。
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里,打消别人的戒心。一个出苦力的工人,总比一个游手好闲的外地人,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第二,码头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在这里干活,能听到更多茶馆里听不到的“内部消息”。
一下午,陆峰都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他干活实在,不偷懒,力气又大,很快就赢得了工人们的好感。
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抽烟喝水,聊天的话题也放开了。
“哎,陆光,你小子可以啊,哪儿来这么大力气?”一个叫老黑的工人问道。
“嗨,山里人,从小干惯了粗活。”陆峰擦了把汗,憨厚地笑道。
“我跟你们说个邪乎事。”另一个工人压低了声音,“昨天半夜,我起夜,看到江面上,有鬼火!”
“啥鬼火?”
“就在迷魂嶂对开的江面上,一闪一闪的,绿色的!跟狼眼睛似的!”
陆峰心里一动。昨晚他和岚看到的,是白光。而这个工人看到的,是绿光。
这说明,在江面上活动的,不止一方势力!
“老李,你不是眼花了吧?”老黑不信。
“绝对没有!我看得真真的!”老李发誓道,“而且,我告诉你们,今天早上,我去江边下网,在迷魂嶂那边的岸边,捡到了这个!”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黄澄澄的东西。
是一个弹壳。
陆峰只看了一眼,瞳孔就微微一缩。
那不是国内常见的苏式弹壳,也不是美式弹14的弹壳。。
“这是啥?铜的?能换钱不?”老黑拿过去看了看。
“不知道,看着像打枪的子弹壳。”老李说道,“我估摸着,是部队的人在那边演习,留下来的。”
“行了,别瞎猜了。”工头走了过来,呵斥道,“不该看的东西别看,不该捡的东西别捡!小心惹祸上身!赶紧干活!”
工人们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聊了。
陆峰低着头,继续扛起一个麻袋,但他的脑子里,却在飞速地分析着。
白光,绿光,还有北约的弹壳。
这说明,至少有三方势力,己经在这片小小的区域里汇集了。
一方,很可能是“衔尾蛇”的后续部队。他们用的是北约制式武器。
另一方,发出绿光的,极有可能是“乌鸦”的人。绿色,是克格勃边防军的代表色之一。
那么,发出白光的,又是谁?
是“利剑”的其他小组?还是隐藏在暗处的第西方?
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晚上,回到孙大爷家。陆峰把白天买的劳动布和针线拿了出来。
“你到底要干啥?”岚好奇地问。
陆峰没说话,他拿出匕首,把布裁成几块,然后穿上针线,开始缝制。他的动作很熟练,一看就是经常干这种活。
很快,两个简易的沙袋,就做好了。
“这是”
“负重。”陆峰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每天绑着这个,在镇子周围的山路上跑步。既能锻炼体能,也能勘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