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第130章 臣妹说,南昌侯世子夫人夏挽腹中怀的是皇兄您的骨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臣妹说,南昌侯世子夫人夏挽腹中怀的是皇兄您的骨肉(1 / 2)

窦太后饮鸩自尽的消息,如同一声沉闷的丧钟,为轰轰烈烈的窦氏之乱画上了一个仓促的句点。

宫阙深处的血腥气尚未散尽,前朝清算的浪潮已汹涌而至。

贤太后所派心腹嬷嬷站在乾正殿内,等待圣意。

年轻的天子闻治高踞龙椅之上,听完后只淡淡摆了摆手,明黄色的袍袖拂过空气,带起一阵凛冽的香风。

“朕知道了,一切依母后所言办理。”

唯有在嬷嬷转身退下时,他眼底才掠过一丝极淡的疲惫,旋即被更深的锐利所取代。

窦氏这棵盘根错节的巨树虽倒,留下的猢狲与残根却需彻底清理。

接下来的几日,圣上闻治几乎宿在了乾正殿。奏折如雪片般飞上御案,字字句句皆是朝臣们对窦党余孽的检举揭发。

圣上闻治朱笔轻点,便是一族覆灭,他眉宇间凝聚着属于胜利者的冷硬,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操劳过度的青黑。

“圣上,临安长公主求见。”

内侍的通报打断了满室寂静。圣上闻治抬起头,正见临安长公主款款而入。她身着杏黄宫装,步履从容,眉目间带着几分与他一脉相承的锐利。

临安长公主步入殿内时,圣上闻治正对着一份奏报凝眉沉思。

“皇兄又在为何事烦忧?”

圣上闻治将奏折推到她面前,上面写的是关于长安长公主处置的奏疏。

“长安虽为窦氏所出,终究是先帝血脉。其夫家王渠之父有通敌之嫌,朕在思量该如何处置。”

“皇兄是在为长安姐姐烦心?” 临安长公主的接过闻治递过来的奏疏,仔细看着。

圣上闻治揉了揉眉心,“依律,其夫家通敌,她难逃牵连。毕竟是父皇血脉······朕是在想,是借此雷霆之势一并处置,以儆效尤;还是网开一面,以示天家仁德?”

临安长公主微微一笑,姿态优雅地在皇帝下首坐了,窦太后一党被诛,她长公主的头衔愈发受人尊崇。

虽然临安长公主心中对那位骄纵愚蠢的长安姐姐素无好感,但眼下形势却让她看得更远。

“皇兄,这两日菜市口的血,流得够多了。”

临安长公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窦党核心自当铲除,但牵连过广,恐令那些与窦家略有牵扯、却罪不至死的官员人人自危,反而于朝局不稳。

长安姐姐虽出身窦氏,却未涉谋逆,何不从轻发落?既能彰显皇兄宽厚,亦可安抚人心,也好让那些牵扯不深的人安心为朝廷效力。”

圣上闻治目光微动,审视着妹妹,她的话,正说中了他心底那一丝隐忧。杀戮是立威的手段,窦氏党逆影响朝廷十日过长,这朝中大半之人均与窦党有牵扯,这么杀下去,朝廷就空了大半。

他沉吟片刻,终是颔首,“你所言有理。便依此办理,削去长安食邑,禁足公主府思过吧。”

解决了此事,圣上闻治才端起手边早已微凉的茶,呷了一口,“你今日前来,不会只为了长安之事吧?”

临安长公主闻言,神色倏然一正。她目光扫过殿内侍立的宫人,并未立即开口。

圣上闻治见她如此情状,心知必有要事,便摆了摆手。

内侍宫娥们悄无声息地鱼贯退出,沉重的殿门缓缓合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殿内只剩下兄妹二人,临安长公主这才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兵乱那日,有人叩响了我的府门求助。”

圣上闻治挑眉,静待下文。

“是南昌侯世子夫人,夏挽。”

“哐当”一声轻响,圣上闻治手中的茶盖与杯沿磕碰了一下。他稳住手腕,将茶盏放回御案,动作看似平稳,唯有他自己知道,方才那一瞬,心跳漏了几拍。

“我救下了她,将她安置在府中。”

临安长公主语速平缓,目光却紧紧锁着皇兄的脸,“并且,我让府中府医为她把过脉。她已怀有近五个月的身孕。”

圣上闻治的呼吸骤然一窒。

临安长公主清晰而缓慢地吐出最后一句:“是黄公子的骨肉。”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圣上闻治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巨响,像是有惊雷在颅内炸开。他下意识地想要站起,手肘却猛地撞上了御案边缘!

“啪嚓!”

那盏温热的茶盏被碰倒,温热的茶水泼溅了他明黄色的龙袍下摆,留下深色的、狼藉的水渍。他却浑然未觉,一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住临安长公主,声音里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和嘶哑:“你···你说什么?给朕再说一遍!”

临安长公主迎着圣上闻治震惊的目光,清晰重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