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君主权力的征兆。当时人们穿的衣服,腰带短得只到腋下;戴帽子的人用带子绑住脖子,这是地位低的人逼迫地位高的人,让君主没有立足之地。当时人们穿的裤子,是直筒的布料,没有裤口,也没有收腰的剪裁,这是地位低下者势力壮大、以下犯上的象征。不久后,王敦就图谋叛乱,两次攻打京城。
太兴四年,王敦在武昌时,他府中侍从仪仗所用的器物上长出了花,形状像莲花,过了五六天就枯萎掉落了。有人解释说:“《易经》里讲‘枯杨生花,怎么能长久呢’。如今枯木上开出反常的花,还出现在王敦的官署里,这是说他现在仪仗显赫、权势鼎盛,都像这反常的花一样,不会长久。”后来王敦最终因叛逆之罪被杀,死后还被追加刑罚(戮尸)。
过去做羽扇柄时,会把木头刻成类似鸟骨的形状,排列的羽毛用十根,取“十”为整数的寓意。起初王敦南下征战时,开始把扇柄改成细长的样式,下端延伸出来方便手握,并且把羽毛减为八根。有见识的人指责这事说:“羽扇,核心在‘羽’(象征辅佐君主的大臣、势力)。王敦把扇柄改长,是想握着柄来控制那些‘羽翼’(掌控朝中势力);把羽毛从十根减到八根,是想夺走已有的完备势力,让它变得残缺。这大概是王敦要独揽大权,掌控朝廷的权柄,还想用没有德行的资质,夺取本不属于他的皇位。”
晋明帝太宁初年,武昌有一条大蛇,经常住在旧神祠的空心树里,每次都会探出头来,接受人们投喂的食物。京房《易传》中说:“蛇在城邑里出现,不出三年,一定会有大规模战乱,国家会有大的忧患。”不久后,就发生了王敦叛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