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学桉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学桉妻(2 / 3)

泥沙才能流动不淤积。比如西边的泥沙要让它往东流,西边的河道口如果宽二十丈,就得从西到东渐渐变窄,最后只有几丈宽。这样宽处的泥沙才能从窄道流出去,再加上西边高东边低,水势自然是又急又快,到了出口的地方,就像万马奔腾似的,泥沙自然就会被一扫而空。现在那边淤积的地方,不光到处是弯,还从窄变宽,一开始就把事情弄反了,他们大概觉得河道越宽水流越通畅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知道水从窄的地方流到宽的地方,已经变得散漫没力气了,怎么可能冲得动泥沙呢?难怪泥沙越积越厚,水都没地方流了。”

国舅听后连连点头说:“贵人说的这些高见,比读《河渠书》《沟洫志》还有用。不过开工的好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呢?我好启奏国王,让相关官员早点准备。”唐敖说:“现在得先造工具。明天国舅多派些工匠过来,等工具造好了,再选开工的好日子。”国舅点点头,立刻让随从赶紧传召工匠,明天早上来伺候,还多派了些人手,听候差遣。说完就告辞了。

随后,唐敖就画出了工具的样子,还托多九公帮忙把铁拿出来。第二天,好多工人被传召过来,唐敖拿出图样,一一给他们指点,马上就开炉打造。这些工人虽然穿着男装,其实都是妇女,她们心灵手巧,不像那些笨汉子,就算你说破嘴皮子也弄不明白。这些工人只要稍微指点一下,就全明白了。不过两三天,工具就都造好了。随后就选了个开工的好日子。

这天,国舅跟着一起到了河边。唐敖让人一段段筑起土坝,先把第一段的水抽到第二段坝里,就把第一段河道挖深疏通;然后推倒第二段的土坝,把水放进第一段新挖的深坑里,再去挖第三段。就这样一段段施工,都是尽力往深了挖。后来挖出来的土,一时间很难运上岸,就叫工人把筐子吊到坑里,用辘轳绞上来,每运一筐土都要费不少力气。好在老百姓年年被水患折腾怕了,这次动工,全国的人都来出力,他们一边挖河,一边拆堤岸,不到十天就完工了。还把各处的水源和排水通道都挖深疏通了。

这边唐敖指挥监工,老百姓见他起早贪黑的,没日没夜的辛苦干活,个个都很感激敬佩。甚至有几个老人凑钱,照着唐敖的样子建了一座生祠,还立了一块金字匾额,上面写着“泽共水长”四个大字。

这件事传到皇宫里,很快就有位王子把情况告诉了林之洋。

原来林之洋那天跟国王成亲,等上了床,他才突然想起:“当初在黑齿国,妹夫跟我开玩笑,说我会被女儿国留下。今天还真应验了,这事竟然有预兆。那时候九公还问:‘万一女儿国把你留下,你怎么办?’我随口说:‘她要是留我,我就装聋作哑,什么都不知道。’这话也是无心说的,看来里头有门道。今天国王非要跟我成亲,不如我就装成木头泥雕似的,啥也不知道,先跟她耗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心里打定这个主意,就一门心思想着回家。一时间想起妻子,浑身像被针扎一样疼,眼泪止不住地流。又想到自从来到这儿,被国王逼着缠脚、穿耳洞、毒打、倒吊,受尽了屈辱,好几次都差点死掉。这国王这么狠毒,明明就是冤家对头,躲都躲不及,哪敢跟她亲近!这么一想,在灯光下看那国王,虽然年轻貌美,但总觉得那美貌里透着一股杀气。就算没见她杀人,那温柔的样子,反倒比刀子还让人害怕。林之洋是越看越怕,生怕以后死在她手里,心里冷得就像冰块一样,浑身软得像棉花一样。

接连两晚,国王费了好大得劲,最终还是一场空。她虽然觉得扫兴又生气,但因为一直牵挂着河道的事,也不敢把林之洋怎么样。后来跟国舅商量好治河的事,国王左思右想,留着林之洋也没用,就把他送回楼上去了,索性连缠脚、抹粉这些规矩都免了。林之洋得了这道“赦免令”,虽然没能回故乡,但暂时脚不那么难受了。只是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被放走,也不知道前几天老百姓为啥喧哗,仔细问宫女,她们都支支吾吾的。

这天林之洋正在为想家而掉眼泪,有个年轻的王子过来磕头说:“儿臣听说天上来了位唐贵人,来这儿治理河道,等河道治好了,父王就送阿母回去。儿臣特地来报信,希望阿母放心。”林之洋把王子扶起来仔细打听,才知道揭榜治河的事。于是流着泪说:“多亏小王子惦记我这受难的人,来给我报信。我林之洋要是能跟家人团圆,一定烧香感谢你的大恩。我妹夫把河道治完了,还求你再给我报个信。”

林之洋又拜托世子:“还希望你在老国王面前,多替我美言几句,早点放我回去,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世子上前帮林之洋擦了擦眼泪说:“阿母别伤心,我再去打听消息,有好消息就马上来告诉你。”说完就走了。

林之洋自从被国王送回楼上,宫女们就知道他以后还是要回天朝的,那就不是本国的王妃了,因此谁也不肯好好照顾他,搞得他经常缺吃少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