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3 / 4)

子,住在凤阳府,和我同一年中举,既是同榜,又是同门。他中举后一直没回县里,最近回来祭祖。昨天他来拜访我,用的是‘门年愚侄’的帖子,我现在要回拜他,是不是该用‘门年愚叔’的帖子?”

虞华轩没听明白,就反问:“你说啥?”唐二棒椎解释道:“你没听说吗?我侄子和我同榜,又出自同一个房师门下,他用‘门年愚侄’的帖子拜我,我是不是也该这么回他?”虞华轩直接说:“我当然知道同一个房师叫同门!但你说的‘门年愚侄’这四个字,简直是胡说八道!”唐二棒椎不服气的说:“怎么就是胡说八道了?”虞华轩仰头大笑,然后说:“从古到今,就没听过这么荒唐的事!”

唐二棒椎脸一沉,就说:“老华,你别怪我直说!你家虽说世代富贵,但那些有成就的老辈人都过去了,你又没中过举人,这官场上往来的规矩,你恐怕不太清楚!我侄子在京里见过那么多大人物,他这帖子的写法肯定有讲究,难道是乱写的?”虞华轩也懒得争论,就说:“你兄长要是觉得该这么写,你就照着写呗,还问我干啥!”唐二棒椎却是不依不饶的说:“你不懂,等余大先生出来吃饭,我问问他。”

两人正说着,就有仆人来通报:“姚五爷来了。”两人立即起身迎接。姚五爷进来行礼坐下,虞华轩就说:“五表兄,你昨天吃完饭咋就走了?晚上还有酒席,你也没来。”唐二棒椎突然拆台说:“姚老五,你昨天在这儿吃的午饭?我昨天下午碰见你,你明明说在仁昌典方老六家吃了饭才出来的,怎么睁眼说瞎话?”

这时,仆人摆好了饭菜,就请余大先生过来。余大先生坐主位,唐二棒椎坐在对面,姚五爷坐在上首,虞华轩在下首作陪。吃完饭,虞华轩就笑着把刚才唐二棒椎讨论写帖子的事儿告诉余大先生。余大先生一听,气得脸色发紫,脖子上青筋暴起,大声质问:“这话是谁说的?人活在世上,是祖宗亲人重要,还是科举功名重要?”虞华轩连忙说:“当然是祖宗亲人重要,这还用问!”

余大先生越说越气:“既然知道祖宗重要,怎么刚中个举人,就不顾血脉亲情,叔侄之间反倒论起同榜同门了?这种违背礼教的话,我听都不想听!二哥,你这侄子,幸亏中了举人,简直就是个不通事理的糊涂蛋!要是我侄子,我非得先在祠堂祖宗牌位前打他几十板子不可!”唐二棒椎和姚五爷见余大先生气得不轻,知道他的迂腐脾气上来了,就赶紧说些别的话,把话题岔开了 。

不一会儿,茶喝完了,余大先生就回学馆教书去了。姚五爷站起来说:“我出去转转,等会儿回来。”唐二棒椎打趣他:“你今天出去,该说在彭老二家吃了饭才出来吧!”姚五爷笑着说:“今天我在这儿陪先生,大家都知道,可不好瞎编去别处了。”说完就走了。

过了一阵,姚五爷又回来了,然后跟虞华轩说:“老华,大厅上有个客人找你,说是从知府衙门来的,正在厅上等着呢,你赶紧出去见见。”虞华轩心里纳闷:“我没这号交情的人啊,到底是谁呢?”正疑惑时,仆人就递进来拜帖,上面写着“年家眷同学教弟季萑顿首拜”。

虞华轩赶忙到大厅迎接,发现来的人是季苇萧。两人行过礼坐下后,季苇萧就拿出一封信说:“我在京城跟着东家到你们这儿,你表弟杜慎卿托我捎信给你,专门问候你。今天能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虞华轩接过信拆开,从头看到尾,然后问:“先生和我们知府厉大人是老相识?”季苇萧回答:“厉知府是我长辈荀大人的学生,所以请我在他衙门里帮忙做事。”

虞华轩又问:“先生这次到县里来办什么事?”季苇萧见周围没外人,就说实话:“厉知府听说你们县里当铺称东西的秤有问题,总坑老百姓,所以派我下来调查。要是真有这事,这毛病必须得整治整治。”虞华轩把椅子往季苇萧跟前挪了挪,小声说:“这可真是知府大人的大好事!我们县别的当铺,一般不敢这么干,就仁昌、仁大这两家当铺最过分。他们家既是乡绅,又做盐和典当生意,和府里、县里的官员关系还特别好,所以干啥坏事都不怕,老百姓心里恨透了也不敢说。要想整治这毛病,就盯着这两家就行。再说知府大人这么有地位,何必和这种人来往?这话先生知道就行了,可千万别说是我讲的。”季苇萧说记住了。

虞华轩接着说:“先生大老远来拜访,本应该摆桌酒席招待您,可一是怕招待不周怠慢了您,二是这小地方人多嘴杂,明天我备好薄酒送到您住的地方,您可一定赏脸。”季苇萧客气推辞了几句,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虞华轩从大厅回到书房,姚五爷就凑上来打听:“来的人真是知府衙门的?”虞华轩肯定地说:“可不是嘛!”姚五爷直摇头,笑着说:“我才不信呢!”

唐二棒椎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说:“老华,这事有点蹊跷。这人真的是知府衙门里的?要说和知府关系好,那得是彭老三、方老六他们俩。我一听说有人来,心里就犯嘀咕。要是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