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宗和算天门派出了专门的弟子担任版主,维护秩序,解答疑难。
很快,一些早期的学习者开始展现出成果。
一个偏远地区的散修,利用“天道一号”框架,为自己简陋的洞府搭建了一个“微气候灵阵自动调控系统”,虽然效果不稳定,但让他兴奋地连发了几十个帖子分享喜悦。 一个小型宗门,用框架优化了他们的低级灵植灌溉方案,节省了10的灵泉消耗。 甚至凡俗界的某个王朝工部,都尝试用框架来计算水利工程的土方量,据说效率提升显着。
当然,更多的是失败和困惑。但那种通过学习、尝试、最终掌控某种新力量的过程,让无数修士沉迷其中。
更大的惊喜来自一些大宗门和专精领域的宗门。
天机阁(擅长情报收集)迅速意识到“河图”和“八卦”库在信息处理和分析上的巨大潜力,开始秘密组建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 神兵阁(擅长炼器)则看中了“数值计算”库,试图用它来优化炼器过程中的材料配比和应力模拟。 百草堂更是全力以赴,组织大量药师学习框架,希望借此加速灵药药性分析和新丹方推演。
整个修真界的“算学”氛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浓厚起来。“算法工程师”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方向。
而青岚宗和算天门,则稳稳地占据了生态的制高点。 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 是知识的源头。 是最新进展的引领者。
所有基于“天道一号”框架开发的应用,都会自然而然地与青岚宗的技术体系兼容。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习惯并依赖于青岚宗提供的工具和社区。这种生态的凝聚力,远比技术保密本身更加牢固和强大。
秦洛偶尔会匿名在“开源道场”论坛里潜水,看着那些充满热情和挣扎的讨论,嘴角露出笑容。他看到有人在尝试用框架模拟飞剑轨迹,有人在试图给灵兽分类,甚至有人异想天开地想写个算法来预测道侣的心情…
“很好,就是这样。”他低声自语,“让想象力飞起来吧。”
开源,释放的不仅仅是代码,更是无穷的创造力。
科学的星星之火,借由“天道一号”这座桥梁,已然开始在各行各业形成燎原之势。
一个属于算法和数据的新时代,在青岚宗的主导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