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人马,就连内侍省那几个太监,陈绍也觉得面熟。“恭喜大帅,如今已经是一方节度了!”
“哈哈,同喜同喜。”
陈绍和他们打了个招呼,没什么架子,顺嘴问道:“这次朝廷有何旨意?”
宣旨的内侍省宦官,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当即开始宣读圣旨:
朕膺吴天之眷命,承累圣之丕基,夙夜孜孜,惟念疆圉之固,戎狄之宁。
迩者胡尘犯塞,河朔未安,云内诸州久沦腥膻,朕心每为轸结。兹尔守臣陈绍,智勇沉毅,胸蕴六韬,躬援甲胄,提虎贲之锐士,冒锋镝于北陲,首复朔州坚城,次第克东胜、应州重镇。
兵锋所指,虏酋授首,遗黎得苏,拓疆数百里,其功烈焜耀,实冠诸军,洵为社稷之干城!今特授尔宣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云中府诸州宣抚使,提举云、朔、应、东胜诸州军马防拓公事,便宜经略军政,兼管本路营田、招抚、钱粮事。
赐尔银五百两,精帛百端,玉带一围,御厩良马五匹,紫貂大氅一袭。所辖将佐,尔得自辟署,事毕奏闻;钱粮转运,除供军外许自措置。
另赐旌节一副,许开府置僚,专制三关内外。望尔克绍初心,整饬军务,绥靖地方,务使虏寇断南窥之念,边民享熙攘之安。
陈绍接旨之后,怔了片刻。
继燕山府之后,大宋又新设了云中府,也是刚刚打下来的土地。
幽云十六州,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都被大宋名义上收复了。
大宋朝廷这一手,真是玩的溜的。
他们肯定是经过了讨论之后,觉得治不住自己了,干脆就承认了吧。
如此以来,自己往这些州府派遣官员,就成了合理合法,朝廷认证的。
你别管朝廷认证和陈绍派遣官员的先后顺序,反正是认证了。
如此一来,算是勉强保住了大宋的面子。
不是我大宋没有能力管制武臣,而是朝廷开恩,给了他这个权力。
陈绍倒是无所谓。
甚至有了这道圣旨和职位,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更加的名正言顺了。
大宋,还是那个为了表面虚荣,什么都肯放弃妥协的大宋啊。
这窝囊玩意,你不使劲踹它两脚,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底限在哪里。
陈绍从大宋的臣子,转换身份,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后。
也是终于体会到了跟大宋作对手的快乐。
你给大宋当忠臣有多憋屈,身份转换之后就有多爽。
颇有一种从苦主视角,带入黄毛视角的爽快感。
被任命为云内宣抚之后,陈绍依然没有往北走,而是准备先去一趟太原。
雁门关东北二百余里之外,就是前辽西京道彰节度使治所应州,如今名义上的大宋云中府应州。前辽西京道菁华,全汇聚在大同府盆地。
而应州就正卡着大同府盆地南端通路,周遭山势陡峭,道路难行。
应州治内的卧羊山,海拔足足有两千三四百米,除非是长了翅膀,否则谁也别想轻松绕过去。应州是中间高耸,向南向北,地势都相对的平缓很多。
这种地形,无一例外,几乎全是兵家必争之要隘。
掌握了这么个地方,就能辐射四周,进可攻退可守,能把主动权牢牢握住。
当年石敬塘割让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人在此设下节度治所,就算宋军突然想要开战,想收复云内诸州直指西京大同府,应州这个要隘,也绝难越过。
所以孟暖来投,陈绍克复应州,意义重大。
此时不比后世,在后世的千年以后,应州已经是一个植被稀少,粮食出产不多的所在。
但是此时,应州却是西京道一个不大不小的粮仓。
原因无他,应州水资源太丰富。
桑干河和浑源川都流经其中,植被也未遭破坏。
虽然平地不算多,但是河谷间的田地都是北面难得高产的良田。
而且这里的畜牧业也很是发达。
前辽未灭的时侯,与大宋直面的朔武诸州,都要靠着应州的粮食支撑。
应州城外,朱令灵在战场上,亲自指挥焚烧、掩埋尸体。
夏季天气马上炎热起来,正是瘟疫爆发的时候。
他看着城下一具女真鞑子的尸体,摆手示意手下先不要把尸体拖走。
在这个女真鞑子胸腹之间,虽然有胸当遮护,却还是被这一斧劈开,开了老大一个伤口。
内脏和着污血朝外涌出,此时隐隐有些发臭。
“这是什么兵刃砍的?”老朱好奇地问道。
孟暖笑道:“这是被大宋制式的长柄巨斧砍的,辽兵中也有用的。”
“你怎么知道的?”
孟暖笑道:“回将军,这就是我砍的。”
大宋披甲持斧之士,在真实历史上南宋与金交战的战场上。列队而前,扬斧而击,譬如盛唐之际的陌刀队,是可与女真重骑铁浮屠对撼的力量!
朱令灵很感兴趣,说道:“将这件事,写一封军报,送到节帅那里。就说我提议,组建一支重甲持斧的步卒。”
对付女真鞑子,最难的就是破甲。
其实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