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我不封侯(科举)> 群山(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群山(三)(3 / 4)

坐在一张摇椅上打盹儿,脖子却挺得老直,老掌柜的呼吸十分地沉重,像是一只被死死压在山下的寿龟。小阿三走到柜台前边,伸手排开一溜儿金子。他敲了敲柜面,“掌柜的,劳驾,一两茶叶。”老掌柜睁了睁单目,他沉闷了会儿,随后大叫一声,伸了伸懒腰,拄着拐杖缓缓往后边走去,不多时老掌柜走了出来,他手里提溜着一包茶叶。小阿三正想接过茶叶,老掌柜却用拐杖挡住了他的手。“等着。”

老掌柜丝毫不客气地说,他抓着这包茶叶,随后又蹲下在柜台地下找着什么,摔摔打打的,终于在一堆杂物里面找到了一只秤。老掌柜将秤拿到柜面上来,敷衍般吹了吹上边的灰。他拨动着秤杆下边的刻码,随后将小阿三带来的金子,挑在了秤盘上,金子将称压得低低的,老掌柜拨动了好一会儿秤锤,秤杆才勉强平了。记下金子的重量后,老掌柜不紧不慢地拆开了那包茶叶,他抓了两把往那秤盘放,秤锤左左右右移动,老掌柜又捻了三两把茶叶出去,秤杆才终于又平了十两金子换一两茶。

在他们村坊里,十两金子足足能供一村子的人吃上两三年,小阿三的爹妈种上一年垒得高高的谷子,也换不来十分之一。小阿三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老掌柜取下秤盘就要往外倒,小阿三生怕洒了一星半点儿,他依着往常惯例,急忙抽了柜面上的油纸送过去,可老掌柜用秤杆打了打他的手背。老掌柜的劲儿不小,小阿三的手背上乍然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红印子。“你啊!”

老掌柜摇了摇头,他转身在柜台的抽屉里抽出一张墨宝,是如同铺子招牌上那样的笔锋写下的文字,老掌柜极为熟练地将茶叶用这张墨宝包好。然后,他递给了小阿三。

“去吧,去告诉你背后的主家,你下次可以不用来了。”小阿三接过茶走了。

他沿着大街小巷一路穿梭,然后来到了南平街魏家的角门后边,看角门的小斯已然认识他了,小厮让小阿三等了等,然后进宅子里唤了春雁来。春雁来得很快,她接过了小阿三手里的茶包,又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还说了些什么别的吗?”

小阿三一五一十地说了,他也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他只死记地背下来了。

而春雁也听不懂其中的深意,她背下小阿三的话,连忙绕着游廊走了。魏兰蕴的院子现在乱糟糟的。

小阿三带来的茶包在角落里垒得好似小山高,而除却小茶山,泥盆陶盆也近乎要在院子里铺成了砖,院子里近乎没有了下脚的地方。而魏兰蕴还在继续。

这是来自蓟州的酸红土,魏兰蕴用这样的土栽下四盆后,吩咐红玉将这四盆送到日照时间和湿度均不同的四个地方。随后她又拆开了一麻袋黑土,重新捡了四个空陶盆来,将土与种子栽了进去。

种子是钟离文送来的。

在双方达成协议的第二天晚上,足足两箩筐的玉米,便不知不觉送到了魏宅门口,魏兰蕴不动声色地让人将玉米收了进来,便开始了她的栽种计划。魏兰蕴并不主攻生物学与农学。

她只能靠试。

魏兰蕴让魏三老爷替她找来了整个江南江北不同的土壤,用纱幔和罗缎制造出不同温度与湿度的地方,然后开始了她一轮又一轮的实验。不只是魏兰蕴的院子。

加上府里的西廊和花圃,魏兰蕴在这些地方足足摆下了百余盆玉米种子,每十个盆便放了一个丫鬟过去,一日三次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这是一个能颠覆整个梁国生产力及人口发展的农作物。如果培育出了这样的农作物,她的目的,达到的会快一些,更快一些。魏兰蕴的指甲里都是泥土,栽种了这些日子,她的手已经磨出了轻微的茧,少有高门娘子如此热爱农桑的,也少有高门娘子爱农桑重于自己的相貌的。红玉沉默着、不露声色地观察着魏兰蕴。

自考过县试之后,魏三老爷特意在院子里辟了一间书房,以作府试来用,然而那间书房魏兰蕴已经很久没有进去过了。书案上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灰烬。

眼看府试在即,魏兰蕴却没有翻过一次书,一次都没有,有些参考的学子,早已经启程去了丹州,而魏兰蕴却半点反应都没有,她连行李都没有收拾,甚至没有过问一句。

宅子有些风言风语。

魏兰蕴考前学识如何,心中有几分估量的人不在少数,就连红玉也看得出来,魏兰蕴看那蒙书是为了习字,她似乎不识字。红玉猜得出来那风言风语的真实性,也猜的出来魏兰蕴县试有异。但红玉不信魏兰蕴会像那流言所说的,因惧推诿府试,红玉看得出来,魏兰蕴不是一个会轻易害怕的人,也不是一个会轻易退缩的人。那她究竟想做什么呢?

红玉疑惑极了。

就在红玉疑惑的时候,春雁进来了。

春雁绕过七八排曲折的陶盆,将怀中的茶包递给魏兰蕴,她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小阿三告诉了她的话,随后站在魏兰蕴身边,亟待魏兰蕴指示。魏兰蕴接过了这只茶包,她解开了茶包上系着的结,红玉以为魏兰蕴是要煮茶来喝,她转身打算去耳房里拿茶具。

可魏兰蕴将茶倒掉了。

十两金换一两的茶,魏兰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倒掉了。魏兰蕴让春雁去找人买茶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