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第136章 凄凉而仓促的出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凄凉而仓促的出殡(1 / 2)

李嫣然如同夜露般悄然消失在平澜院的黑暗中,留下了一室凝重的寂静与那个沾染着血腥秘密的匕首。

凌花轻手轻脚地关好房门,回到夏挽身边,脸上带着未褪的惊悸与深深的忧虑。

“小姐。”

她压低声音,眉头紧锁,“嫣然小姐说的这件事···太过骇人听闻。我们要如何应对?”

夏挽缓缓坐回软榻上,眼中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冷静:“不,这件事,只能捂下来,烂在肚子里。”

她抬眼看向凌花,嘴角勾起一丝带着嘲讽和洞悉的弧度。

“现在你可明白了?这南昌侯府里,个个都是聪明人,唯一那个看不清形势、自取灭亡的傻子,大概就是我那已故的‘好丈夫’李敬德了。”

她继续剖析着李嫣然此举的深意。

“李嫣然何尝不知道张姨娘母子起势已不可阻挡?她手握这个致命的把柄,于她自己而言,非但无用,反而像是一捧烫手的火炭,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被张姨娘和李淡悄无声息地‘处理’掉。

但她把这个把柄交到我手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夏挽的目光变得锐利,看着菱花继续说道:“我背后有夏家,有父亲在朝中的势力和清誉,张姨娘和李淡即便知道了我知晓真相,在羽翼未丰、地位未彻底稳固之前,他们绝不敢轻易动我。

非但不敢动,从此以后,他们反而要小心翼翼地供着我,哄着我,生怕我将此事捅出去,毁了李淡的大好前程和侯府的声誉。

而李嫣然,她献上这份‘大礼’,赌的就是我会承她这份情,会看在这匕首的份上,在她出嫁时为她尽心谋划,保她后半生安稳。

好一个绝境求生的心计!真是个不容小觑的聪明人。”

凌花听完,恍然大悟,心中对自家小姐的冷静与洞察更是佩服。

“奴婢明白了!我们眼下该如何?”

“静观其变,以静制动。”

夏挽淡淡道,“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即可。”

凌花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禀报道:“小姐,还有一事。沈姨娘那边,自从兵乱那日受了惊吓,一直称病躲在院子里。

这几日据说腹痛不止,府医天天去瞧,说是···似是动了胎气,有早产之兆。今天奴婢刚好碰到了府医,他亲口所言。”

提到沈姨娘,凌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她用手在脖颈处轻轻比划了一下,低声道:“兵乱那日她再次背叛小姐投了世子,此等祸害,留着她终究是个隐患,我们要不要···”

菱花那意思是,趁此机会,结果了她。

夏挽眼中寒光一闪,她何尝不想立刻处置了这个沈姨娘?

夏挽沉吟片刻,问道:“府医确定她疑似要早产?”

“是,府医是这么说的,脉象已经很急了。”凌花肯定道。

夏挽眸光微动,示意凌花附耳过来,在她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

凌花仔细听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坚定,她重重点头:“小姐放心,奴婢明白了,这就去寻府医‘好好聊聊’。”

次日,寅时刚过,天色未明,整个京城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南昌侯府却已是一片素白,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里,悄然进行着一场凄凉而仓促的葬礼。

侯夫人与世子李敬德的棺木被家丁们默默地抬出府门,没有浩大的送葬队伍,没有震天的哀乐,只有寥寥几个仆役手持白灯笼,映照着一张张或麻木或恐惧的脸。

因世子投敌之事,侯府恨不得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只能选择在所有人沉睡之时,悄无声息地将这对母子送入城外陵园,草草安葬,以期尽快抹去这份耻辱。

夏挽身着一身缟素,站在内院通往外院的廊下,静静地看着那两口沉重的棺木缓缓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南昌侯李贵以她怀有身孕、不宜沾染晦气为由,让她留在府中,不必随行送殡。这正合夏挽之意。

望着这堪称凄凉的送葬场面,夏挽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不过半年多前,李敬德还是那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侯府世子,侯夫人更是雍容华贵、执掌中馈,何等风光?转眼之间,却落得如此下场,连身后事都如此仓促狼狈。

权利场上的争斗,果然残酷无情,一朝倾覆,便是万劫不复。

李嫣然也站在不远处,低着头,沉默不语,宽大的孝服更显得她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而沈姨娘则战战兢兢地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脸色比身上的孝服还要白,眼神躲闪,充满了惊惶与不安。

世子活着的时候,沈姨娘总觉得有恃无恐,认为无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