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穿越,大干第一世子> 第442章 娘,还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 娘,还在!(1 / 2)

“娘”李玄心头一震,自从坐上了这皇位以后,皇室的礼仪,宫廷的规矩,束缚着这座皇城里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帝王,也不例外,李玄,已经不知道有多久这样叫过一声娘了。

太后看着他的眼神,却是微微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无比的坚韧:“怎么?是不是觉得娘不该说这些丧气话?”

李玄摇了摇头:“娘!儿子没有这个意思!”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丈夫的灵位,声音沉稳而有力:“娘当初生了你们三个,可是在那个时候,你父皇刚刚起事,天下未定,娘也跟着你父皇东奔西走,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像寻常人家的母亲那般,时时刻刻将你们护在羽翼之下。”

她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所以,娘和你父皇决定,就把教导你们兄弟的事情,都交给了你大哥。家里孩子多了,娘时常不在,也怕一碗水端不平,让你们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就把这个端碗的这件事情交给了你大哥。”

“你大哥也确实没有让娘和你父皇失望,他自幼沉稳,有担当。他教你们识字、习武,教你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你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李家男儿的骨气。”

太后的声音充满了欣慰,“他把你们教得很好,非常好,娘也时常觉得也亏欠你大哥,可你大哥总是说一家人没有亏欠,爹娘很好,弟弟们也很好,能和我们成为一家人,他没有觉得任何亏欠。

事到如今,你们兄弟三人如今能各自撑起一片天,能在这个时候依旧相互信任,互为臂助,没有象史书那般尔虞我诈,娘…没有失望。”

太后重新看向李玄,她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那股从龙潜之时便伴随先帝一路走来的刚强之气,再次从她略显孱弱的身躯中透出:“玄儿,记住,一家人,从来就没有谁欠谁,更没有谁必须为谁牺牲的道理。你们是兄弟,流着一样的血,你们每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父皇留下的大干江山。”

她上前一步,紧紧握住李玄的手,那双手虽然苍老,却异常有力。

“你也莫要胡思乱想。”太后一字一句,清淅地说道,“这天,还塌不下来。就算真要塌了,也还有娘陪着你们!娘,还在!”

这一句“娘还在”,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李玄心中所有的彷徨与不安。

他望着母亲坚定而慈祥的面容,眼框再次湿润,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压力,而是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所有的言语都凝聚在这一个动作之中。

母子二人在列祖列宗的灵位前静静站立了片刻,灯火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仿佛与这太庙,与这大干的江山社稷,融为了一体。

窗外,夜色正浓,但黎明,终将到来。

与此同时,京都,王氏府邸,议事堂。

气氛同样凝重,但与朝堂上的义愤填膺不同,这里弥漫的是一种关乎家族命运的焦虑与争执。

王家,大干顶级的门阀世家之一,传承数百年,树大根深。此刻,族中几位掌权的族老齐聚一堂,而坐在他们对面的,正是如今在家族中话语权日益沉重的三公子王砚川。

一位须发皆白的族老用力顿了顿手中的拐杖,声音带着不满和心痛:“砚川!你之前力主家族将大量银子投入北凉之战,老夫等人虽觉冒险,但也信了你的眼光。可如今,那十州的收益尚未见分毫,你又要家族调动巨额银钱、粮草,去接应安置那数百万西境难民?这简直是…无底洞啊!”

另一位胖乎乎的族老也接口道:“是啊,三公子。我知道你与那李成安交好,想助吴王府一臂之力。但凡事要量力而行!如此庞大的投入,几乎要掏空我王家数代的积累!一旦有个闪失,我王氏基业将毁于一旦!这责任,谁来承担?”

“西境败局已定,朝廷自身难保,我们此时投入,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啊!”

“还请三公子以家族为重,慎重考虑!”

“”

面对众族老的质疑与发难,王砚川神色平静,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族老,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沉声反问了一句:“诸位叔伯,砚川敢问一句,何为世家?”

众人一愣,有人下意识地回答:“自然是诗书传家,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王砚川摇了摇头,打断道:“叔伯所言,是表象,而非根本。”

他的声音清淅而有力,回荡在议事堂中,“在我看来,世家之所以能历经王朝更迭、时代变迁而屹立不倒,其根基在于四个字——国运与求变!”

他走到堂中,继续说道:“将家族与国运捆绑,国兴则家旺,国衰则家亡,此乃生存之道!如今大干面临南诏倾国之力的威胁,西境若彻底沦陷,战火必将蔓延内陆,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