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1章 搜神记?卷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搜神记?卷一(1 / 6)

神农用红色鞭子抽打各种草木,一下子就摸清了每种草有毒没毒、是寒是温的性子,也知道了它们的气味能治什么病。后来他又教人们播种各种谷物,所以天下人都叫他“神农”。

赤松子是神农时期管下雨的官员,他吃了一种叫“冰玉散”的药,还把这药的方子教给了神农,吃了之后跳进火里都不会被烧伤。他常去昆仑山,还经常进西王母的石头屋子里,能跟着风雨上上下下。炎帝的小女儿追着他修仙,最后也成了仙人,跟着他一起走了。到了高辛帝的时候,赤松子又当起了雨师,在人间游历,现在我们说的“雨师”,最早就是指他。

赤将子轝是黄帝时期的人,他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各种草的花。到了尧帝的时候,他做起了木匠,也能跟着风雨上上下下。他还经常在集市的门口卖一种叫“缴”(用来射鸟的绳子)的东西,所以人们也叫他“缴父”。

宁封子是黄帝时期的人,民间传说他是黄帝手下管制陶的官员。有一次有个奇人路过他的制陶作坊,帮他掌管火候,烧火的时候能冒出五种颜色的烟。后来这奇人就把烧火出彩烟的本事教给了宁封子,宁封子后来堆起柴火,自己跳进火里烧,然后跟着烟气上上下下飞了起来。人们看火堆里的灰烬,还能找到他的骨头,就一起把骨头埋在了宁北山里,所以大家叫他“宁封子”。

偓佺是在槐山上采药的老人,特别爱吃松树的果子。他身上长着七寸长的毛,两只眼睛还能轮流变成长方形,能飞着追上奔跑的马。他曾把松子送给尧帝,可尧帝忙着处理国事,没功夫吃。他吃的松子,是一种叫“简松”的品种,当时吃过这种松子的人,都活了三百岁。

彭祖是商朝时候的大夫,姓钱,名字叫铿,是颛顼帝的孙子、陆终氏的二儿子。他从夏朝一直活到商朝末年,号称活了七百岁,平时常吃桂树的芝菌养生。历阳县有座彭祖的仙祠,以前的人说,到这里祈祷求风雨,没有不应验的,祠庙两边还经常有两只老虎守着。现在去祠庙祭拜,祭拜完了在地上还能看到两只老虎的脚印。

师门是啸父的徒弟,也能操控火焰,平时吃桃花。他后来成了夏帝孔甲手下管龙的官员,可孔甲没法领会他的心意,还把他杀了,并埋在野外。结果有一天,风雨突然过来把他的尸体迎走,周围山上的树木也全被烧了。孔甲这才害怕,赶紧建祠祭拜他,可还没等祭拜完回家,他就死了。

西周时期有个叫葛由的人,是蜀地羌族人。周成王的时候,他喜欢把木头刻成羊的样子卖掉。有一天,他骑着木羊进了蜀地,蜀地的王侯贵族都跟着他追,一直追到绥山。绥山长了很多桃树,在峨眉山西南边,高得看不到顶,跟着他上了山的人,就再也没下来,听说都成了仙人。所以当地有句俗语说:“能拿到绥山的一个桃子,就算成不了仙,也够风光的了。”现在绥山脚下,还有几十座祭拜葛由的祠庙。

崔文子是泰山人,跟着王子乔学修仙的本事。有一次,王子乔变成一条白色的虹,手里拿着仙药来找崔文子。崔文子又惊又怕,拿起长戈就朝虹打过去,正好打中,仙药也掉在了地上。崔文子低头一看,地上竟是王子乔的尸体,就把尸体抬进屋里,用破筐盖了起来。没一会儿,尸体变成了一只大鸟,崔文子掀开筐子,大鸟一下子就飞跑了。

冠先是宋国人,靠钓鱼为生,住在睢水边上,一住就是一百多年。他钓到鱼后,有时候放生,有时候卖掉,有时候自己吃。他平时总是穿戴的整整齐齐,还喜欢种荔枝树,吃荔枝的花和果子。宋景公问他修仙的方法,他不肯说,宋景公就把他杀了。结果几十年后,有人看到冠先坐在宋国的城门上弹琴,弹了几十天才离开,宋国人之后家家户户都祭拜他。

琴高是赵国人,非常擅长弹琴,曾经是宋康王手下的侍从。他修炼彭祖、涓子传下来的修仙术,在冀州、涿郡一带游历了两百多年。后来他跟弟子们告别,说要跳进涿水里去取龙的儿子,还和弟子们约定:“明天你们都要斋戒干净,在水边等我。”弟子们照着做,还在水边建了祭拜的屋子。到了第二天,琴高果然骑着一条红色的鲤鱼从水里出来,坐在祭拜的屋子里,当时有上万人来看。他在屋里待了一个月,之后又跳进水里走了。

陶安公是六安地区做冶炼的工匠,常年跟火打交道。有一天,他烧的火突然往上窜,紫色的火苗直冲天际。陶安公吓得趴在冶炼炉下面求饶,没一会儿,一只朱雀落在了冶炼炉上,对他说:“安公!安公!你的冶炼炉能和上天相通,七月初七那天,会有红色的龙来接你。”到了七月初七,陶安公真的骑着红龙,往东南方向飞走了。城里几万人早就等着为他送行,大家都跟他告别。

有个人在焦山里住了七年,太上老君给了他一把木钻,让他钻一块大盘石,石头有五尺厚,还说:“等把这块石头钻透了,你就能得道成仙了。”这个人钻了四十年,终于把石头钻透了,也拿到了修仙用的仙丹丹方。

鲁少千是山阳人,汉文帝曾经穿着平民的衣服,怀里揣着金子去见他,想请教修仙的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