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好?咱们这个好就好在一眼能看懂,不用解释,这才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的来说,别的酒令,不管前人还是后人,比咱们好的多得是;但要说双声叠韵的酒令,我斗胆说一句:石首《任中丞集》千载美谈,斯为称首。(意思是:像‘石首’这样的酒令,就像《任中丞集》里说的,能流传千年的美谈,这才是最好的。)这里‘斯为’是叠韵,我敬宝云姐姐一杯。”
兰芝说:“‘石首’看着是鱼名,查《左传》又是人名,按地理说还是县名。虽然和之前‘果蠃’(一种昆虫,也含其他含义)的用法不一样,但一个名字能有三种用法,多巧啊!大家也该陪一杯才对。”兰言说:“这杯我肯定干!不过现在只剩两个人就要收令了,兰芝姐姐赶紧让人上饭吧,要行令的行令,要吃饭的吃饭,别耽误了。”众人也跟着说:“你要是不上饭,等令完了我们全散,看你拦得住谁!”兰芝见天不早了,大家酒也喝得差不多,就吩咐人去准备饭菜。
接着宝云抽了“人伦双声”的签,说:“刚开始行令的时候,良箴姐姐说过‘东都妙姬,南国丽人’(意思是:东边都城的美女,南边国土的佳人);现在要收令了,得绕回咱们自己身上,才算有始有终。而且‘妙姬丽人’只说长得美,没提品行,我想提一句,心里才踏实。可偏偏找不到凑巧的句子,好不容易有几句好的,书又被别人用过了。”
兰言说:“品行这一点,绝不能少!你要是不提一句,以后后人看到这个酒令,还以为咱们是一群只知道喝酒的人呢!”宝云想了想,说:“曹大家(班昭,古代才女)是自古以来有才华又有德行的人,不如用她的着作来写,更贴合咱们的情况:夫妇《班昭》《女诫》女有四行,一曰妇德。(意思是:说到夫妇人伦,班昭在《女诫》里说,女子有四种品行,第一种是妇德。)这里‘一曰’是双声,我敬周庆覃姐姐一杯。”
玉芝说:“‘周’是‘普遍’的意思,说不定这令要圆满收尾了!”青钿突然说:“好不容易抓到一个错处!宝云姐姐,‘夫妇’和上一个令的‘石首’,既不同韵,声母也不一样,没承接上一个令的韵脚,岂不是要罚酒?”紫芝凑过来:“我跟妹妹额外赌一把:要是宝云姐姐被罚,我也陪一杯;要是你说错了,也照这个规矩来,你敢赌吗?”青钿说:“赌就赌!”
宝云说:“‘妇’和‘首’是同韵的,青钿妹妹输了。”青钿不服:“我才不信!‘妇’和‘首’声音差这么多,怎么会是一个韵?而且一个是上声、一个是去声,绝对不可能!”玉儿赶紧把沈约的《韵谱》拿过来,青钿翻开一看,气得说不出话,只好喝了罚酒,一边喝一边把“湖州老儿”(指沈约,沈约是吴兴人,吴兴古称湖州)骂个不停。兰芝笑道:“你恨他,我倒要谢他,这位老先生还帮我劝了杯酒呢!”
这话逗得青钿“扑哧”一笑,酒都喷出来了:“我活这么大,才知道‘夫妇’原来读得像‘夫否’(调侃“妇”和“首”同韵,读着像“否”)!”
然后周庆覃抽了“地理双声”的签,说:“今天各位姐姐飞的双声叠韵句子,经史子集里的内容都有,我在旁边看着,哪敢插嘴点评?只有《庄子》里的一句话,特别贴合我现在的心情:湖河《庄子》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意思是:说到湖河这类地理景象,《庄子》里说,我对他的话感到震惊,就像看到银河一样没有尽头。)这里‘河汉’是古音双声,‘而无’是今音双声,我敬若花姐姐一杯,在座各位也一起喝一杯,算是庆祝令要收尾了。”
若花说:“偏偏轮到我收令,又要让我说笑话,这可怎么办?”题花说:“我先想想,替你说吧!”玉芝突然说:“刚才春辉姐姐说咱们今天的酒令是千古绝唱,既然这样,我明天就把这令按顺序整理成小本子,买些好梨木、枣木做的刻板,雇几个刻工刻出来,流传给后人,多好啊!”
题花接话:“有个教书先生特别爱放屁……”玉芝打断:“我正说刻书呢,你怎么突然说放屁?这啥意思啊?”兰言笑道:“她这是在替若花姐姐说笑话呢!”玉芝说:“原来是这样,你快说,先生爱放屁之后怎么了?”题花接着说:“先生怕学生听见觉得不雅,就在自己座位后面的板壁上刻了个小洞,放屁的时候就对着洞放,好遮住声音。
有一天先生出门了,东家(雇主)偶然进了书房,看见这个小洞,就仔细问学生是啥。学生把原因说了,东家皱着眉说:‘好好的板壁,怎么糟践成这样!就算忍不住放几个屁,也是人之常情,何必搞这一套?等会儿先生回来了,你一定要告诉他:以后屁尽管放,板壁可不能乱刻!’”
众人听了,笑得都喷饭了。玉芝说:“我刚说要刻酒令,她就编出这个笑话,真是个刻薄鬼!”
若花摇了摇签桶,说:“刚开始行令,不管是‘五百岁为春’,还是‘吉日辰良’,每句都藏着吉祥的意思。现在轮到我收令,也得用一句好句子,才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