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儒林外史大白话>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4 / 4)

西。几人回到庙里后,就把东西交给和尚去准备。支剑峰就问:“三老爷,你干嘛不请个厨师来弄?何必自己忙乎?”胡三公子吐了吐舌头说:“请厨师又得花钱!”说完,又称了一块银子,让小厮去买米。

这几人一直忙活到下午,赵雪斋才坐着轿子赶来。他一下轿就喊轿夫把箱子拿来,他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包着药的纸包,里面是二钱四分银子,把它递给胡三公子收下,这就算是聚会的份子钱。这时厨房的酒菜都准备好了,端上来大家一起吃。众人吃完饭,又开始喝酒。这时赵雪斋说:“咱们今天这么风雅的聚会,怎么能不写诗呢?”于是大家就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各自要押的韵脚。赵雪斋抓到“四支”韵,卫先生抓到“八齐”韵,浦先生抓到“一东”韵,胡先生抓到“二冬”韵,景先生抓到“十四寒”韵,随先生抓到“五微”韵,匡超人抓到“十五删”韵,支剑峰抓到“三江”韵。分完韵脚,又喝了几杯酒,大家就各自散了,准备回城。

胡三公子让家人拿着食盒,把吃剩下的骨头和零碎食物,还有没吃完的果子都装进去。他又去问和尚剩下了多少米,把剩下的也一并装了起来。最后给了和尚五分银子当香火钱,然后押着家人挑着东西,也回城去了。

回去的路上,匡超人跟支剑峰、浦墨卿、景兰江四个人同路。他们一路上兴致勃勃的又说又笑,还边走边玩,结果进城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天都黑透了。景兰江就着急地说:“天太晚了,咱们快点走吧,再晚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可这时的支剑峰已经喝得醉了,还耍起了酒疯:“怕什么!谁不知道咱们是西湖诗会的大才子!李白当年穿着皇帝赏赐的宫锦袍,夜里都敢出门溜达,咱们这才多晚?你们就放心的大胆往前走,我看谁敢管!”他正手舞足蹈得意呢,突然就看见前面出现了两队灯笼,一队是大灯笼,一队是手提灯笼,上面写着“盐捕分府”。这位盐捕分府大人坐在轿子里,一眼就认出了支剑峰,立刻让人把他抓过去质问:“支锷!你是我盐务衙门的巡商,怎么大晚上喝这么多酒,还在街上撒酒疯?”支剑峰已经醉得东倒西歪,嘴里还念叨着:“李白还穿着宫锦袍夜里出门呢。”分府大人看见他戴着读书人戴的方巾,就更生气了:“衙门里的巡商,从来没有秀才、监生干的!你凭什么戴这帽子!来人!把这帽子给我摘了!在用铁链子锁起来!”浦墨卿赶紧上前说情,分府大人更火了:“你既然是秀才,怎么能大晚上酗酒!一起带到学校去治罪!”景兰江一看事情不妙,就偷偷在暗处拉了匡超人一把,两人赶紧钻进小巷溜走了。等回到住处,就打开门上楼睡觉了。

第二天,他们就去打听消息,发现支剑峰和浦墨卿也没受太大的罪。大家就把之前分韵脚要写的诗都写了出来,匡超人也写好了。等他看卫体善、随岑庵两位先生写的诗,发现里面尽是“且夫”“尝谓”这些写文章常用的词,剩下的也就是从文章批注里摘来的几个词。匡超人拿自己的诗一对比,觉得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大家就把写好的诗抄在纸上,一共抄了七八张。匡超人也把自己的诗贴在了墙上。

又过了半个多月,书店把匡超人批改的考卷刻印好了,又摆酒请他吃饭,那天晚上匡超人喝得大醉。第二天还在床上睡着时,就听见楼下有人喊:“匡先生,有客人来拜访。”因为这次见的这个人,引出了后面的故事:匡超人的婚姻有了着落,原来是前世注定的缘分;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和一般的人可就不一样了。至于来拜访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咱们下一回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