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 第45章 恒日炉永恒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恒日炉永恒灯(1 / 3)

“逐日一号”能源矩阵遭遇的针对性袭击,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敲响在每一位青岚宗高层的心头。域外天魔的威胁,已不再局限于正面的舰队对决或隐秘的侵蚀污染,它们开始将目标对准了文明的根基——能源。这次袭击虽被侥幸化解,但也暴露了现有大型聚变能源矩阵的脆弱性——目标庞大,易受干扰,一旦关键节点被毁,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在一次最高级别的战略会议上,秦洛再次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个构想并非基于对现有技术的修补,而是源于他对“恒星炼丹”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降维应用。

“诸位,”秦洛的声音在寂静的议事殿中回荡,“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大功率、更高效率的能源。但或许,我们忽略了能源的另一种形态——永恒与稳定。”

他调出了一幅星图,指向那些在宇宙中默默燃烧了亿万年的、中小型别的红矮星。

“与我们的太阳相比,红矮星质量较小,燃烧缓慢而稳定,其寿命可达万亿年之久,近乎永恒。它们的能量输出虽然不如巨星狂暴,但却如同涓涓细流,绵长不绝。”

“我的构想是——”秦洛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不再仅仅是从恒星‘借用’或‘引导’能量,而是尝试……捕获并封装一颗微型的、稳定运行的‘恒星’——一颗人造的、可控的‘红矮星’,作为我们最可靠的能源核心!”

“我们将它命名为——‘恒日炉’!而以其为核心的、能够提供近乎永恒光与热的装置,便是——‘永恒灯’!”

大殿内死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激烈的质疑声!

“捕获恒星?!秦洛,你可知恒星之力何等浩瀚?即便是最小型的红矮星,其引力、其能量,也绝非我等所能掌控!”

“封装?如何封装?用何等材料才能束缚住一颗星辰?”

“即便能做到,将其置于宗门之内,与怀抱一颗炸弹何异?!”

面对潮水般的质疑,秦洛显得异常平静。他早已预料到众人的反应。

“并非真正的、自然形成的红矮星。”他解释道,“那确实非我等目前所能企及。我所说的‘恒日炉’,是一个高度模拟红矮星内部环境与稳定聚变过程的、人造的微型恒星模型。”

他详细阐述了“恒日炉”的设计理念:

1 极致稳定的聚变环境: 放弃追求高功率输出,转而追求极致的稳定性与长寿命运。采用氦-3与氦-3的聚变反应(如果条件允许)或其他更“温和”、反应截面更小的聚变路径,大幅降低能量释放的烈度。

2 多重被动安全约束: 不再依赖复杂的主动磁约束符阵,而是采用基于引力符阵与强相互作用力灵材构成的多层被动约束壳层。如同给恒星套上一个极其坚固且能自我调节的“蛋壳”,利用其自身引力与外壳的相互作用,达成一种内在的、无需外部能量维持的动态平衡。

3 能量涓流提取: 通过壳层上预设的、极其微小的“灵能虹吸孔”,以极其缓慢而稳定的速度,抽取“恒日炉”内部释放的能量。如同细管取水,不影响湖泊本身的稳定。

4 超强防护与隐匿: “恒日炉”本身将被置于多层空间隔断与最强防御阵法的保护之下,其能量波动将被尽可能屏蔽,避免成为类似“逐日一号”那样显眼的攻击目标。

“它的单机功率或许不如大型gfp反应堆,”秦洛总结道,“但它胜在永恒、稳定、安全、隐蔽。可以作为宗门、重要分基地、乃至未来星际殖民地的‘定海神针’,提供万世不移的基石能源。更重要的是,一旦技术成熟,我们可以将其小型化,装备于最顶级的星舰之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限续航!”

这个构想,将能源的发展方向,从“更大更强”部分转向了“更久更稳”。其战略意义,尤其是在经历了能源矩阵被袭击的切肤之痛后,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反复论证与激烈的争吵,“恒日炉”项目最终被批准进行前期原理验证。代号:“定星”。

“定星”计划的研究,比“晨曦”净化阵更加基础,也更加艰难。它涉及到对引力本质、强相互作用力、以及超长寿命聚变模型的深层理解。秦洛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与算天门最顶尖的理论学家一起,推演着那微妙的平衡点。

就在理论研究取得初步进展,开始尝试构建第一个“恒日炉”原理样机(规模仅相当于一个房间大小)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关乎青岚宗未来的防御战,在宗门本部外围的小行星防御带打响了!

来袭者,并非域外天魔,而是修真界内部的一个神秘势力!他们驾驶着风格古朴、却蕴含着惊人技术的青铜巨舰,舰身上刻满了古老的星图与符文,其攻击方式迥异于现今任何流派,带着一种苍茫而霸道的气息。

这个自称 “星宫遗族” 的势力,似乎对青岚宗掌握聚变能源、尤其是近期启动的“恒日炉”计划极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