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 第23章 炼丹成本趋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炼丹成本趋零(1 / 2)

“丹炉再也不用柴”所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一场更为彻底、更具颠覆性的变革,如同海啸后的第二波巨浪,以更加汹涌的姿态,拍向了整个修真界——那就是炼丹成本的断崖式下跌,直至无限趋近于零。

这并非简单的“降价”,而是一场从原材料、能源到人力、损耗的全方位成本革命。其带来的连锁反应,远比能源免费本身更加深刻地重塑着修真界的生态。

首先崩塌的,是围绕稀有灵药构建的价值体系。

青岚宗,灵植堂下属“一号特种灵植工厂”。

这里看不到泥土,只有一排排发出柔和光芒的立体栽培架。架子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灵田,而是一个个透明的、内部流淌着定制灵液的全封闭“生长单元”。聚变能源驱动的“全光谱灵光模拟系统”精确地调控着光照、温度、湿度,甚至模拟着不同灵药原生地的特殊灵气波动和星辰引力。

赵小明领着几位前来参观的、面色呆滞的传统灵药商人,走在如同未来世界的工厂走廊里。

“诸位请看,”赵小明指着一个生长单元,里面一株“七星月见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着银白色的叶片,叶片上的星点脉络清晰闪烁,“通过我们开发的‘极限环境模拟’和‘灵植基因表达调控’技术,我们可以将这种通常需要五十年才能入药的月见草,生长周期缩短到五十天。并且,通过调整灵液配方和环境参数,可以定向提升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品质远超野生。”

一个药商颤抖着指着旁边一个单元里,那如同韭菜般一茬茬茂密生长、散发着浓郁灵气的“龙涎根”,声音发干:“这……这龙涎根,据说只在有真龙陨落之地,汲取龙气方能生长,百年难得一见……你们这里……”

“哦,那个啊。”赵小明随意地摆摆手,“我们分析了所谓‘龙气’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辐射和微量元素组合。通过聚变能量模拟那种辐射场,并在灵液中添加对应的微量元素,实现规模化种植没什么难度。目前产能稳定,主要供应给丹堂那边炼制‘龙象壮骨丹’的生产线。”

药商们面面相觑,感觉自己前半辈子建立的关于灵药珍稀度的认知,在这一刻彻底崩塌。当需要机缘、需要特定环境、需要漫长时间才能获得的稀有灵药,可以像种萝卜一样在工厂里批量生产时,它们的价值基础何在?

“那……那天山雪莲、幽冥还魂草这些……”另一个药商不甘心地问。

“都在研发或试种阶段了。”赵小明笑了笑,“理论上,只要我们能解析出其生长所需的全部环境要素和遗传信息,就没有不能人工培育的灵药。区别只在于成本和效率。”

此言一出,几位药商面如死灰。他们赖以生存的、倒卖稀缺灵药的商业模式,彻底走到了尽头。

其次,是人力成本的急剧下降。

在百草堂与青岚宗合作的“现代化丹剂生产中心”内,一条全新的“全自动炼丹机器人”生产线正在试运行。

不再是需要修士监控的流水线,而是真正的“无人车间”。机械臂精准地取放原料罐,无人搬运车沿着既定路线穿梭,复杂的反应釜自动完成投料、控温、加压、搅拌、蕴丹、收丹等所有步骤。只有少数几个穿着白色研究服的技术人员,在中央控制室里,通过巨大的灵能屏幕监控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

“这条‘无人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三种不同的丹药,日产能相当于过去一千名熟练丹师不间断工作。”赵小明介绍道,“而且,由于完全排除了人为失误和状态波动,成品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品质标准差趋近于零。”

这意味着,炼丹过程中,最不可控、也是成本最高的因素——“丹师”本身,正在被高度可靠的自动化系统所取代。低阶丹药的炼制,彻底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工业过程。

再者,是能耗与损耗成本的归零。

聚变能源的免费,使得维持庞大灵植工厂环境、驱动全自动生产线所消耗的能源成本,直接归零。而高度自动化和精密控制,使得炼丹过程中的原料损耗、废丹率也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当原材料可以无限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当生产过程无需人力参与,当能源消耗无需付费,当损耗几乎不存在时——炼丹的成本,便自然而然地,无限趋近于零。

这一事实带来的冲击,是核弹级别的。

最先感受到的,是底层修士和凡俗世界。

在青岚宗势力范围内的一些城镇,开始出现由官方或大型商会设立的“基础丹药免费供应点”。如同凡俗世界的赈灾粥棚,只不过发放的是以往需要辛苦积攒灵石才能购买的“辟谷丹”、“回气丹”、“疗伤散”等基础丹药。虽然每日限量,但足以保障最低层次的修炼和生存需求。

无数低阶散修和凡人武者,捧着那免费获得的、品质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