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 第31章 阵法开源社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阵法开源社区(2 / 2)

苏妙仪美眸闪亮:“这意味着,任何一个阵法,都可以在无数人的共同智慧下,快速迭代,趋于完美!而且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所有修改都有迹可循!”

秦洛眼中也露出了赞许的光芒。这正是他设想中的,用开源协作模式颠覆传统闭门造车的研究方式。他之前只是提出了“git”的基本理念,没想到算天门这群“代码修”执行力这么强,这么快就搭建出了雏形。

“不仅如此!”天算子又点开一个功能,“我们还开发了‘在线模拟器’!上传的阵法设计,可以直接在平台的虚拟灵境中进行模拟运行,实时观测灵力流、计算效能、甚至模拟不同强度的攻击!大大降低了实地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他演示了一下,将那个“自适应聚灵阵”的代码加载进模拟器,设定环境参数,点击运行。光幕上立刻呈现出一个微缩的、光影流转的阵法模型,旁边实时显示着聚灵效率、稳定性、能耗等数据。

“妙哉!”另一位阵法师抚掌赞叹,“这简直是阵法师的梦中道场!”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灵网传开。“阵元”开源社区平台的上线,在整个修真界的阵法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最初是惊疑和观望。

【将自家阵法奥秘公开?岂非资敌?】

【众人胡乱修改,走火入魔了怎么办?】

【这‘贡献点’有何用?虚头巴脑的。】

但很快,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出现了。

一些小型宗门、散修阵法师,本身传承有限,资源匮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一些自己卡了多年无法突破的低阶阵法上传,或者去参与一些热门项目的讨论和修复。

结果令人震惊。

一个散修上传的、漏洞百出的“简易迷踪阵”,在短短三天内,被来自不同地域的十几位修士提交了二十多次修改建议,有人优化了路径算法,有人加固了节点结构,有人甚至引入了秦洛教材里提到的“拓扑学”概念,让阵法变幻更加诡异难测。最终形成的社区v20版,其精妙程度堪比一些中型宗门的秘传阵法!

这位散修凭借此项目获得的贡献点,直接兑换了一部分青岚宗出品的“标准灵纹模块”,喜极而泣。

另一个例子,某个中型宗门在研究一个复合防御阵时,卡在一个灵能共振频率匹配问题上,耗费数月无果。其长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将问题抽象化后发布在平台的“问题追踪”区,并悬赏了少量贡献点。

不到一个时辰,一位远在万里之外、专精“波动几何”的算天门弟子就给出了解决方案,并附上了严谨的数学推导和模拟验证。问题迎刃而解!该长老节省了无数时间和资源,对开源社区的态度瞬间从怀疑转为狂热推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看到早期参与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是阵法水平的提升,还是兑换到的珍贵资源,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阵元”。

平台上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最低级的“清洁符阵”到复杂的“跨界传讯阵”,应有尽有。讨论区里,各种思路碰撞,灵感迸发。以前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的阵法优化,在社区协作下,可能只需数日甚至数个时辰!

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态正在迅速形成。

传统的阵法大师们坐不住了。眼看着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社区贡献者”凭借一个个精妙的“it”(提交)声名鹊起,获得的贡献点和声望甚至超过了一些闭门造车的老牌宗师,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青岚宗内,秦洛看着“阵元”后台那爆炸式增长的用户数和项目数,以及那代表协作活跃度的“合并请求”曲线几乎呈垂直上升,满意地点点头。

“开源的本质,是开放、协作、共享。它打破了知识的垄断,让创新以指数级速度爆发。”他对身边的苏妙仪和玄灵子解释道,“阵法,乃至所有修真技艺,都将在这种模式下,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玄灵子抚须微笑,眼中闪烁着洞察世事的慧光:“善。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放之局已成,接下来,便要应对随之而来的‘风浪’了。”

秦洛目光沉静,望向光幕上那代表着无数智慧火花碰撞的浩瀚数据流。

他知道,宗主所指的“风浪”是什么。开源社区这辆狂飙的列车已经启动,下一站,恐怕就是——

合并冲突与灵网雷劫。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