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炼丹首秀的巨大成功,将青岚宗和“科学炼丹法”的声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订单、求学申请、合作意向书如同海啸般涌来,几乎要将宗门的门槛踏平。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繁华之下,秦洛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或者说,一种他始料未及的“甜蜜的烦恼”。
《妙仪师姐小课堂》和直播炼丹,原本是为了降低学习门槛,用更亲切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它们确实成功了,吸引了海量的关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愈发汹涌、愈发“硬核”的讨论浪潮。这股浪潮的核心载体,正是那原本用于娱乐互动和简单提问的——弹幕。
第二次《妙仪师姐小课堂》直播答疑时,现象初现端倪。
苏妙仪正在耐心讲解一个关于灵气在溶液中传导速率的问题,她尽量用比喻和实例,说得浅显易懂。弹幕一开始还很正常:
【师姐声音好温柔,听了三天方程头不疼了!】 【懂了懂了!就像灵溪流水,阻力大的地方流得慢!】 【师姐用的这个琉璃器皿哪有卖?求链接!】
然而,当苏妙仪在白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速率=灵压差/灵阻)时,弹幕的风向陡然一变!
【师姐,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层流吧?如果是湍流状态,是否应该用darcy-weisbach方程更合适?是否超限?】 【考虑一下灵气离子的电泳效应了吗?电场强度e会不会影响表观速率?】 【上面的,忽略了吧?师姐假设的是中性灵气分子,没提电离。】 【但实际炼丹中高温可能导致部分电离,建议考虑debye–huckel极限公式进行修正。】 【弱弱问一句,这里的灵阻和电路里的电阻是一个概念吗?能用欧姆定律类比吗?】
苏妙仪:“……” 她看着瞬间被各种陌生符号和公式刷屏的弹幕,讲解的节奏明显顿了一下,美丽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茫然。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一堂入门答疑课的范围了!
一旁的秦洛眼睛却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忍不住插嘴:“哎呦!这位提到湍流的朋友很专业啊!确实,高速离心时需要考虑雷诺数…不过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低速萃取,层流假设成立。后面那位提到电离的兄弟想法很好,但生肌续骨丹的反应温度离显着电离还差得远,暂时不用考虑…”
他这一接话,如同点燃了炸药桶的引线!
弹幕瞬间爆炸!不再是零星的提问,而是变成了大型在线学术研讨会现场!
【秦大师!关于pid控温参数的整定,是用ziegler–nichols方法还是hen-on方法更优?】 【秦大师!离心丹炉的转鼓应力分析用第四强度理论是否保守?考虑用有限元法建模吗?】 【大师!丹炉内多相流模拟,vof模型和ixture模型哪个更适合?】 【请问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量子化学计算用的是dft吗?基组选的什么?秦洛,关于丹药成型时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其本构方程是否可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
公式!满屏的公式!微分方程、矩阵、化学式、物理模型…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整个屏幕!其硬核程度,让之前那些问“发簪链接”和“师姐好美”的弹幕显得格格不入,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
观看直播的普通修士和凡人们彻底傻眼了。
【???你们在说什么?】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这些字我都认识,连起来是什么天书?】 【我就是想学个怎么算灵草比例…突然感觉我不配…】 【救命!我感觉我的脑子被弹幕攻击了!】
苏妙仪已经完全插不上话了,她只能保持着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看着秦洛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扑到弹幕接收法阵前,手指飞快地在辅助玉简上演算,口中念念有词:
“z-n方法震荡太厉害,对于丹炉这种大惯性系统,我倾向于用试凑法…有限元建模当然在做,但边界条件设定很麻烦…vof模型计算量太大,目前用的还是ixture…dft算的是b3lyp/6-31g…herschel-bulkley模型?好想法!回头我试试!”
他完全沉浸在了与这些隐藏大佬的隔空交流中,时而赞同,时而反驳,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恍然大悟。一场原本面向大众的科普答疑直播,硬生生变成了前沿学术交流会!
直播结束后,舆论哗然。
支持者欢欣鼓舞: 【硬核!过瘾!这才是科学炼丹该有的深度!】 【卧虎藏龙!原来弹幕里藏着这么多大佬!】 【虽然八成没听懂,但感觉好厉害!秦大师牛逼!】 【求大佬们出书!求大佬开课!】
反对者则嗤之以鼻: 【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完全偏离了丹道的本质!炼丹不是做算数!】 【看得人头昏脑涨,一点丹道的意境都没了!】 【青岚宗走火入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