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数据”。
算天门贡献了千年积累的星象、气候、地脉数据; 研究院提供了现代的监测和分析技术; 共同研究天地运行的规律。
发现令人震惊:许多所谓的“天地感应”,其实有科学解释!
“月相影响药效?是因为月光强度影响某些光敏成分!” “节气变化与灵气波动相关?是地球公转导致的能量场变化!” 甚至“风水吉凶”都能用环境能量场分布来解释!
这些研究动摇了传统认知,也引起了争议。
保守派长老斥责:“亵渎天机!天地玄妙岂是数据能测?” 开明者却认为:“既然有规律可循,为何不能利用?”
玄灵子宗主的态度意味深长:“天机之所以为天机,非因其不可知,而因其知之不易。今既得窥门径,便是机缘。”
在合作中,变化最大的是算天门弟子。他们开始学习科学知识,用数据验证推演,甚至开发了“科学卜卦法”——用概率统计解释卦象含义。
“乾卦不是‘天行健’,而是系统处于高能量状态!” “坎卦不是‘水洊至’,是系统稳定性降低!”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确实更易理解和应用。
研究院的人员也学会了尊重“直觉”和“灵感”。许多重大发现,确实起源于算天门弟子的一个“预感”或“灵感”。
是夜,秦洛与玄机子站在观星台上。空中繁星闪烁,脚下数据流动。
“前辈可曾想过,”秦洛忽然问,“推演的本质是什么?”
玄机子沉默良久,缓缓道:“昔以为窥探天机,今方知是读取天地数据。只是我派用神识读取,贵院用仪器监测罢了。”
秦洛点头:“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完全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
“那时便无天机可言了。”玄机子微笑,“但道之玄妙,又岂是区区规律能尽?”
两人相视而笑。一个源于古老传承,一个来自现代科学,却在这星空下找到了奇妙的共鸣。
第二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