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 第6章 分子式碾压古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分子式碾压古方(1 / 3)

晨光熹微,废丹房内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秦洛站在那块最大的石板前,手中的炭笔飞快地写画着。石板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奇特的符号和图形——c6h12o6、(c6h10o5)n、c12h22o11若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学家在此,定能认出这些是有机物的分子式。但在这个世界,这些符号如同天书。

“秦师兄,这些这些鬼画符是什么啊?”柱子抱着一捆新领来的药材,目瞪口呆地看着石板。

“这是描述物质组成的符号。”秦洛头也不抬,继续写着,“比如这个c6h12o6,代表葡萄糖,是黄精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柱子茫然地眨着眼:“葡萄糖?那是什么?”

“是一种单糖,提供能量的基础物质。”秦洛耐心解释,“辟谷丹的核心功能不就是提供能量吗?理解了成分,就能优化配方和工艺。”

柱子似懂非懂,但看秦洛一脸认真,也不敢多问,只是小声嘀咕:“可是丹方不都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吗?还能改?”

“为什么不能改?”秦洛终于停下笔,看向柱子,“祖师爷也是人,他们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我们当然可以做得更好。”

这话说得柱子一愣一愣的。在他有限的认知里,丹方就是金科玉律,能照着炼成丹就不错了,从来没想过还能“改进”。

秦洛也不多解释,拿起那本《青岚炼丹入门》,翻到辟谷丹的页面。

“你看这个传统配方:黄精三份、茯苓两份、白术一份半、灵芝粉半份”秦洛指着书上的文字,“完全的经验主义,没有原理说明,没有量化指标。为什么是这个比例?为什么不是其他比例?不同的药材品质下,比例是否需要调整?一概不知。”

柱子挠挠头:“大家都这么炼的啊”

“所以成品率低,质量不稳定。”秦洛一针见血,“如果我们能分析出每种药材的有效成分,精确配比,就能稳定地产出优质丹药。”

他拿起一株黄精:“比如这黄精,主要成分是淀粉、多糖和少量皂苷。淀粉提供能量,多糖增强免疫力,皂苷有抗疲劳作用。”

又拿起一块茯苓:“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是β-茯苓聚糖,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再指向白术和灵芝:“白术含挥发油和白术内酯,健脾胃;灵芝含三萜类和多糖,增强免疫力。”

柱子听得目瞪口呆。这些药材他都知道,但从来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所以,”秦洛总结道,“辟谷丹的本质,是这些活性成分的优化组合。传统配方的问题在于,它只规定了药材重量比例,没有考虑不同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

他拿起炭笔,在石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他快速计算着,很快得出一组数字。

“看到了吗?”秦洛指着结果,“淀粉比例过高,而其他活性成分相对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辟谷丹饱腹感强,但提神、抗疲劳效果差的原因。”

柱子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他从未想过,丹药还能这样分析!

“那那该怎么办?”柱子结结巴巴地问。

“优化配方。”秦洛眼中闪着光,“根据有效成分的实际需求,重新计算各种药材的比例。或者”

他顿了顿,说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直接提取有效成分,精确配比,制作‘成分标准化’的辟谷丹。”

这个想法太过超前,柱子完全无法理解,只是茫然地看着秦洛。

秦洛也不急,他知道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当下最重要的是收集数据,验证想法。

“来吧,我们先从基础工作开始。”秦洛分配任务,“柱子,你负责处理这批新药材,按照传统配方炼制一炉辟谷丹,详细记录过程和数据。”

“我呢?”柱子问道。

“我同时用我的方法炼制一炉,做对比实验。”秦洛说,“这次我们要系统记录所有数据:原料重量、处理时间、温度变化、成品数量和质量”

他拿出一叠粗糙的草纸,上面已经画好了表格:“就在这里记录。要详细,要准确,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柱子看着那些表格,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但能感受到其中的严谨,不由得肃然起敬:“放心吧秦师兄,我一定仔细记录!”

于是,两人开始分头行动。柱子按照传统方法生火炼丹,秦洛则继续他的提取纯化实验。

这一次,秦洛更加系统。他不仅记录了温度和时间,还尝试测量药液的浓度变化——用自制的小型蒸发皿,通过蒸发水分后称量残留物的方式,粗略估计提取液中固形物的含量。

柱子那边则不太顺利。火候掌握不好,时大时小;投料时机全靠感觉;丹药成型时更是手忙脚乱。最后成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