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地咽了咽口水,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们看着这个逐渐成型的数字模型,就像在凝视一个被解剖开的大脑。
那些看似无关的日常轨迹,那些偶然的社交活动,此刻都在算法的作用下显露出隐藏的规律。
他们如同考古学家从陶片复原整个文明一般,正从这些碎片中拼凑出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对于陈树生的认知目前已经可以算是无限趋向于完善了,不同的标签彼此链接形成了线条,而线条与线条之间的交织和重叠,则逐渐构成了一个画像。
虽然目前来说,这个画像依然还有些模糊,但却已经是一个大体的轮廓了,就像一幅尚未完成的画卷,虽未尽善尽美,却已能让人窥见其大致的模样。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不是已知的部分,而是那些依然模糊的空白区域。
就像夜视镜里未被照亮的暗角,越是看不清楚,越让人感到其中可能蛰伏着未知的危险。
他微微眯起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熟悉的身影——他的同伴,他的战友,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甚至是他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人。
那些名字在投影上闪烁着冷光,像是一串被标记好的坐标,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在他看来,这些人,或许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在火神重工高层们的眼中,这些人是陈树生生活中最紧密的存在,就像围绕在一颗恒星周围的行星,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不是简单的社交关系,而是陈树生生命中无法割裂的锚点——那些曾在枪林弹雨中与他共享最后一口水的人,那些在绝望的深夜里交换过誓言的面孔,每一个回忆都饱含着深厚的情谊与信任。
火神重工的分析师们早已将这些羁绊拆解成数据:通话频率、见面间隔、危机时刻的相互支援次数……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可那些数字永远计算不出,当一个人的后背交给另一个人时,那种近乎本能的信任究竟有多重,那是超越了数据与逻辑的情感纽带。
有人无意识地转动着手中的钢笔,金属笔帽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发出细微的“咔哒”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他们都知道,这种关系既是铠甲,保护着陈树生,让他在危险中有所依靠;也是软肋,一旦被利用,就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就像宇宙中相互牵引的天体,越是紧密的轨道,越容易成为被利用的引力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屏幕上的关系图谱不断延伸,每条连线都像一根透明的丝线,纵横交错,复杂而又神秘。
而他们正试图在这错综复杂的丝线中找到最脆弱的那一根,以此为突破口,接近陈树生。
空气中有种奇怪的滞涩感,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每个人的思绪都在飞速运转,却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
某个瞬间,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意识到——他们正在策划的不仅是一次行动,更是一场对人性本身的精密解构。
那些共同流过的血,那些生死之间淬炼出的情谊,现在都变成了可以量化的变量,被冷静地填入某个战术模型的参数栏里,仿佛情感也能被公式和算法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