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鸦雀无声,生怕听漏了一条,被陈长生抓住把柄,让牛大力一刀砍掉自己的脑袋。
陈长生丝毫都没客气,第一个规定就是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擅自离开静边堡,否则一律当奸细论处!
大敌来犯,正是众志成城,共同御敌的时候,今天跑两个,明天跑三个,谁还有毅力和北虏血战到底,干脆全都跑路去球!
何况,即便不是有心给北虏当奸细,一旦被抓到,也可能泄露静边堡的秘密。
陈长生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干脆谁也别走,这叫背水一战!
陈长生的第二个规定,就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修缮静边堡的防御工事。
堡墙要加固,滚木雷石要备齐,堡外的道路要破坏,陷坑要挖好
静边堡一共有两个门,一个东门,一个西门。
陈长生让人在两个门外,挖了大量的陷坑。
一是防止北虏的骑兵,二就是增加北虏用攻城器械的难度。
比如云梯和冲车,想要顺利抵达堡门,那就先把陷坑填平再说!
在填陷坑的过程中,堡里的人就能利用地形优势,大量杀伤敌人,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可惜,静边堡是个小堡,外面没有护城河,不然就可以清理护城河的淤泥,让敌人的攻城难度增加数倍不止!
至于进出静边堡的道路会被破坏,那就管不了了。
是道路重要,还是大家的性命重要?
交待完各项任务之后,陈长生就骑马离开了静边堡。
说要砍两颗北虏的脑袋给大家瞧瞧,陈长生就一定要做到。
好吧,不是他愣头青,非要和谁赌气,主要还是心里有底。
每日情报系统有提示,说今天会有五个北虏的斥候,跑到开元卫一带探查军情。
说实话,陈长生也没有见过北虏是什么样子。
不过,在他看来,北虏也是人,不可能长着三头六臂。
只要是人,陈长生就不害怕,何况只是五个斥候。
斥候就算再厉害,归根到底还是小兵。
就算有个伍长什长什么的,想来也不会有远超普通人的实力。
如果北虏连小兵都那么厉害,大文朝还有什么能力守住北疆,恐怕早就被北虏夺走了!
保险起见,陈长生没有接近沿途的堡垒。
一路绕道,最终停在距离开元卫五里的一片树林边。
牵着大黑走进树林
哦,大黑是他给自己的大黑马起的名字。
把大黑拴在树上,让它自己啃地上的青草。
爬上树林边缘的一棵大树,静静观察着通往开元卫的道路。
有每日情报系统的配图,陈长生坚信,北虏斥候一定会从这里经过。
至于要不要动手,自己一个人能不能对付五个北虏斥候,那要看到人之后再说。
陈长生又不傻,不可能干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
不是非要冒险,是陈长生怀疑五个北虏斥候的真正目的。
开元卫并不是靠近北虏的最前沿,就算北虏军队趁着秋收来抢粮,也不会这么快就到开元卫。
陈长生严重怀疑,五个北虏斥候是来找孙刚的,联络孙刚,准备攻打开元卫。
在城外抢老百姓,就算攻破了村堡,也捞不到多少粮食。
有时候一合算,收获还没有损失的多!
文朝的老百姓都是穷鬼,军户更是穷得光屁股。
就算村堡里有几个地主,实力也极其有限,获得的粮食远远不足以支撑大军的消耗。
这就是往年为什么北虏来抢粮,一般都是小股人马出没的原因。
兴师动众,很容易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至于攻打城池?
还是算了吧。
北虏渔猎出身,让他们野外厮杀或许还行,让他们攻城,那是老太太攀高枝,实在上不去!
局势稳定,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陈长生不可能让北虏破坏自己的基本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
大约过去了两个时辰,陈长生都等困了,远方终于有了动静。
经常在北方活动的都知道,湿气没有南方重,比较干燥,脚步稍微重一些,就可能激起地上的烟尘。
如果是开车,或者骑马,尘土就更大了,隔着二里地就能看到!
当然,这说的是土路,硬化路面要好得多。
陈长生的骑术虽然一般,更没有多少骑兵经验,但是,从远处腾起的烟尘,还是大致能判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