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上京风韵
冯般若是上京人,虽说封地分属临海、丹阳、颍川,但这三个州府她哪个都没去过,从小生在上京、长在上京,说的是最高雅的上京官话,更遑论她作为皇后掌珠,通身娇养出的尊贵风致了。
江碧同这个人选得对,不是对在她形容貌美、气质柔弱,而是她通身的上京风韵。江碧同从没去过上京,不明白那种独到的气韵是从何而来的,可宋俞曾随父亲去上京城疏通打点,自然是见识过千年旧都的繁华富贵。他登时就被冯般若给迷住,忘乎所以了。
冯般若敏锐地察觉到他的视线变化,随后往后一退,躲进了江碧同身后。江碧同更是气焰嚣张。
“到底出多少银子啊,宋郎君。”
事到如今,宋俞已经无法再跟江碧同争下去了。如今言若在他眼中也不香了,他倒还期盼等江碧同嫁过来,带来这个漂亮侍女-一只是这样气质高贵、容貌美丽的侍女,江碧同到底是从哪里找来的,怎么他就遇不见呢?宋俞道:“罢了罢了,今个儿我也不跟你驳。等你嫁过来,这些东西都要带到我家里,到时候我再收拾你。”
说着他转身而去。
江碧同回过头,兴奋地搂住冯般若,笑道:“果然,我选你是极其正确的一个决定。”
冯般若吃惊:“你居然还笑得出。”
“不笑又能怎么办呢?"江碧同道,"难道我能不嫁他?不嫁给他,我怕是只能去死了。”
冯般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她提供建议:“也可以把他弄死。”“若是他死了,等他阿耶再一致仕,这日子就彻底没办法往下过了。“江碧同叹气,“我阿耶给我的嫁妆总也有限,这一家子人,总不能都来吃我的嫁妆吧。若是吃完了,日子又怎么过呢?”
冯般若终于对江碧同的困境有了一些认识。这些日子她穷困潦倒,已经尝到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滋味。只是她总能在这种日子之中解脱出去,而江碧同却不行。
冯般若不知道该再给她什么建议,只是无奈地也叹了口气。本来冯般若还以为十日不够做什么,却不想这几日她每天都能跟宋俞相遇。有时候是和江碧同一起,有时候却只有她自己。若是依照她原本的性子,早就把他蒙着头痛打一顿了。可经过江碧同的说教,她逐渐明白了“丈夫”对一个寻常女子的意义。
她不得不耐心忍受宋俞的纠缠。
宋俞问了她姓氏籍贯,听说她姓冯,连连叫好:“姓冯好,冯是世家大族,上京城中有一位大官,想来你是没有听说过的。他们家的老大人是宰辅致仕,膝下两子也坐享高官厚禄,他家就姓冯。”“那位老大人名叫冯冠清。说不定三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人呢。”倒也不必追溯到三百年前。
宋俞又问:“你既是上京人,为何会流落至此,你的父母兄弟呢?”冯般若道:“我阿娘早死了,我也没有兄弟。”由此宋俞更加放心,临走之前还嘱咐她:“等你家娘子嫁过来了,我就做主将你收进房里。以后你也是半个主子。虽说你现在只是孤身一个,可到那时你就有亲人了。若我以后当了大官,你便可以锦衣玉食,作官太太,说不定那时候连冯冠清都要抢着跟你认亲呢。”
倒也不必等到那虚无缥缈的未来。
冯般若辞别了他,去探望了郗道严。郗道严已经见好,每日已经有些时候苏醒。只是整个人又瘦一圈,显得弱不胜衣。冯般若叮嘱他多吃点肉补一补,郎中却不依,说即将入冬,现在肉价特别贵,再说吃肉吃多了,依他虚弱的脾胃也不好克化。
冯般若跟郎中争执失败,垂头丧气地回到江家去。才刚换了外出的衣裳,江家郎主就传江碧同去见他,江碧同身侧的丫鬟都吩咐出去了,因此带着冯般者去。
江郎主生得高大威猛,虎目豕喙,瞧着挺凶。他显然听说了江碧同因为一套头面跟宋俞争执的事儿,发了一顿火,嫌自己的女儿不够大方体面。随后他又看向冯般若,问江碧同:“这就是你买来那个上京的丫头?”江碧同道:“算是吧。”
“陪嫁怎么能带这样的丫头,瞧着就不本分。"江郎主道,随后又道,“你今后也不要出门了,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待嫁。你的嫁妆单子我已经备好了,北市上的两家药铺、三家米铺、绸缎庄都给你,婚后要好好孝顺公婆,你可懂了?”“阿耶,我们说好的,银楼也要给我的,您如今怎么不提了?“江碧同追问。“谁叫你跟阿耶这么说话的!“江郎主瞪了她一眼,随后又道,“我思来想去,银楼不行,你带着嫁去宋家,那就成了宋家的东西了。银楼还是要留给你阿弟。”
“可是阿弟今年只有五岁。"江碧同道。
“五岁也是男丁。“江郎主道,“此事不必再议。眼下我给你的已经够多了,你放眼望去,整个邺城,谁家嫁女儿肯给女儿这么多东西的?碧同,你该知足。“没有阿弟以前,明明我才是阿耶最疼的孩子。“江碧同眼泪渐渐在眼眶里打转,“我算盘打得好,因为是阿耶亲手教的,阿耶多次说我是膝下最聪明懂事的孩子。如今倒不是我了,是阿弟了。他都五岁了,话还不怎么会说,阿耶就要让我为他让路了。”
“难道我不知道阿耶把我嫁给宋俞,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