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体检(上)
陶仲文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引起一片哗然。先前也没说过实践课要去庄子里上,还一上就是三个月,期间不能随意外出啊。
尤其是女学生,基本都是未婚少女,这么大的事不是她们自己可以做主的,必须先问过父母的意思。
哪怕是郁氏这个已经成婚生子的妇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将一家老小甩下。于秀儿大着胆子说:“不能随意外出,岂不是连爹娘都见不到了?”陶仲文说:“虽然不能外出,家里人却是可以来探亲的,每隔一旬便有一日可以探亲,介时便能与家人见面。”
这种人性化的制度当然是田慈提出来的,否则嘉靖这个人上人哪里想得到,底下那些人也不会特地为几个学生谋求福利。于秀儿又问:“您说那个实践课比较艰苦,是比咱们现在还要苦吗?”陶仲文想了想,适当透露:“你们到了庄子上,恐怕是要种地的。”此话一出,其余人也忍不住了,纷纷道:“怎么还要种地?”“我长这么大连锄头都没摸过,哪里种得来地。”“要种地也该找那精于农事的老农,我们这样的读书人怎么伺候得来庄稼呢?″
陶仲文摸着自己的胡须,沉吟片刻,不紧不慢道:“不会伺候庄稼也不要紧,到了庄子上,自然有人会教,包管再笨的人也教得会,你们又都是聪慧的人,总不至于连种地这点事也学不明白。实在不想去,我也可以将不想去的人的名字从甲字班中划去。”
学生们面面相觑,费了这么大的劲才考进甲字班,哪个舍得把名字划了?就是再笨的人也知道甲字班一定比其他班更好更有前途,更何况来到这儿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
陶仲文又道:“莫把这当做是什么苦差事,在庄子上学到的可不是学堂里能学到的,多少人想有这个机会却不可得,不过是在皇庄上待几个月罢了,何必畏畏缩缩?况且每旬都有探亲假,每月还发三两银子给你们补贴生活,这都是圣上和小殿下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莫要不识好歹。”看大家一时间难以决断,他也不催逼,反而说:“尔等回去后好生想想,尽快将结果告知于我,确定了名单,还要先做个体检,体检合格了才能去。”于秀儿想问问那个体检是做什么的,可陶祭酒的话已说完了,她也不好意思追着问个不停,只好在心里胡乱猜测:体检体检……顾名思义,应当是检查体格的,种地须得身子骨壮实,要是身子骨不够壮实,恐怕人家嫌弃不能干活,不肯要哩。
想到这里,于秀儿胸中忽然涌现出一股忧虑:自己的体格就不是很壮实,万一被黜落了可怎么办?
她顾不得想自己要不要去,满心担忧自己去不去得成。于秀儿一整日都心神不宁的。
散学后,她没有像往日一样第一时间去学堂门口找她爹,而是叫住了一个年纪相仿女同学:“喂,曹同学,请你等一等。”这次进了甲字班的女学生共有七个,与她同班的有两个,一个是郁氏,一个姓曹,叫曹香君。
曹香君是个安静娴雅的姑娘,为人低调刻苦。于秀儿认识好些女同学,跟大家处的都不错,与曹香君也有几分面熟。于秀儿堆出笑脸,问道:“曹同学,你可打算去上实践课么?”曹香君看了她一眼,烦恼道:“我也不知道,我是想去的,可我不知道爹娘会不会同意。”
于秀儿立刻与她有了共鸣:“我也不知道我爹娘会不会同意,再说了,就算他们同意,还要去做什么体检、过不了体检那一关,还是去不成。”她摸着自己的胳膊,忧愁道:“学堂里的伙食好,这些日子我都长胖了些,我娘给我做的衣服穿起来也有些发紧,可即便如此也远远称不上健壮,干农活恐怕干不动呢。”
曹香君宽慰:“咱们这十个人里头,光是姑娘家就有七个,那些男同学也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干过农活,大家大差不差,总不至于将咱们都黜落了?再说了,要是想找干活的好手,请几个老农不是更好?让咱们去,自然不光是为了干活。”
于秀儿想了想,深觉有理,眉头便跟着舒展开来。如今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她爹会不会同意了。于父当然是同意的。
“考都考上了,岂有不去之理?那是皇庄里头,又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时间也只有三个月,我又每隔十日都可以和你娘一起去看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于父左右张望一眼,见近处无人听得到父女俩的对话,压低声音,语调中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叫你们去庄子,应当不光是叫你们去种地的,我看啊,这回你要学到真本事了!”于秀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学啥,她纳闷道:“陶祭酒也说了,我们在庄子上能学到在学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可究竞要学什么本事,他却没与我们说,只说了要去种地。”
于父嘿嘿一笑,信誓旦旦讲:“与种地相关的,必然是传说中的丰产术!”于秀儿没有听说过什么丰产术,便问:“爹,什么是丰产术?”于父头头是道地讲:“说书先生天天说的那个话本,里头的李玉莲就会这门神通,她给长得快的稻子和结穗多的稻子牵线做媒,稻公稻母生儿育女,结出的稻子稻孙长得快,结得多,一亩能产两亩地的粮。”吴承恩写的话本到底还是将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