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2(1 / 2)

第62章062

夏季是各种瓜果大量上市的季节。

戴欣和贾秀莲她们种的丝瓜、苦瓜、黄瓜、蒲瓜……也在这个季节里相继推入了市场。

尤其是黄瓜,那真是一丰收就刹不住车啊,每天都是一拖拉机一拖拉机地往江小果的店里拉。

黄瓜本身就不像别的蔬菜那么耐储存,而且供应量大的情况下,价格也不容易提上去。所以江小果在店里铺满了黄瓜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地让戴欣和张芸她们拉上黄瓜,直接去了长兴县城的农贸市场。虽然这样一来运费确实要花得多一点,但县城人多,买的人自然也多。在镇上可能需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卖掉一车黄瓜,但在县城里,可能半天都用不上,就能把一拖拉机黄瓜全卖光了。

再加上之前也有不少食堂和工厂跟江小果她们村预定了黄瓜,所以虽然这个阶段黄瓜大量上市,但倒是也没有造成黄瓜的积压和浪费。不过这个事情也算是提前给江小果提了个醒,那就是种蔬菜这事,不止是竞争对手多了不行,连自己种多了,风险也挺大的。但其实说到底,还是销售渠道的问题。

就像金银花,戴欣和贾秀莲她们今年也种了整整一个蔬菜大棚,将近100亩地呢!但因为长兴县城有一个制药厂直接跟戴欣她们签了协议,有多少金银花这个厂子就收多少,所以戴欣她们就算种出再多的金银花,但心里也不慌,只会觉得高兴。

不过像这样的大客户,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在没有碰到这种大客户之前,江小果只能让戴欣她们尽量自己多想想办法。目前戴欣是她们仨人种菜小组的组长。事实上现在她们已经不算是三人种菜小组了,因为加上那些想种菜但却被江小果暂时赶去戴欣她们的蔬菜大棚打零工的村民,戴欣她们现在差不多算是个十人蔬菜承包小组。这个规模已经算是相当大了。要知道江小果他们整个村委也才不到7个人呢,所以蔬菜承包小组的规模如今都已经赶超村委了。于是江小果跟她们说让她们自己想办法拓展销售渠道的时候,她们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聚在一起开个大会了。

目前她们的黄瓜销路主要有三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肯定是那些镇上的工厂和食堂。这些地方一般一要就是几千斤,所以目前算是小江村黄瓜的主要销售渠道。第二个渠道就是江小果开的那个小江村蔬菜集散中心。虽然日常销售量达不到上千斤的规模,最多也就几百斤,但胜在持续、稳定。而这第三个渠道,就是零售渠道了。比如像这次戴欣跟张芸拉着黄瓜去长兴县城售卖,就属于传说中的零售渠道。

对戴欣她们这种大规模种植农户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展第一个销售渠道,尽量减少或者是彻底杜绝第三种销售渠道。毕竞零售既费时又费力,她们种菜本身就已经非常辛苦了,要是再去农贸市场卖菜,那要不了多久人就得彻底累废掉。于是最后几个人一合计,还是决定去长兴县城找找工厂食堂,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像镇子里的那些工厂食堂那样大批量的收购她们种植的黄瓜。之前戴欣也去找过工厂食堂,但那时候效果不佳,几乎每次去都吃闭门羹。不过这一次戴欣学聪明了,她边在长兴县城的农贸市场卖黄瓜边找合作厂商。

她现在每次把黄瓜拉去长兴县城去售卖,都会主动跟那些一整筐一整筐买黄瓜的顾客主动攀谈。因为像这种买整筐黄瓜的顾客,要么就是替单位食堂采购的,要么就是自己开了个小餐馆需要囤货的,反正问这些人的成功几率肯定要比问那些几根几根黄瓜买回家的顾客要大得多。而且除了会主动攀谈,戴欣还特意带上了牛专家之前给她们小江村出的那些质检报告证明。但凡有顾客质疑产品质量,戴欣就会出具这些证明给顾客看。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真让戴欣在长兴县城也找到了两个员工食堂。

而且卖货是这样的,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你能卖出黄瓜给人家,那人家后续就会继续在你这儿买各种其他的蔬菜。

所以这2个食堂最后不止跟戴欣签了买黄瓜的协议,还顺便签了买大白菜、萝卜、豇豆等的协议。

戴欣之前记个笔记都费劲,有时候一些深奥的字甚至还需要用汉语拼音来替代。这下因为涉及到了要签协议签合同,这但凡要是签错一点,那可是要赔钱的,所以她不仅自己老老实实地去书店买了一本字典,而且还主动去报刊亭给自己订了一份财经类的报纸。

村子里读书看报的妇女除了江小果,目前也就只有她了。所以她现在不止自己看,看完还跟江小果交流读书看报的经验呢!江小果之前以为自己最喜欢的是看到小江村的村民们挣大钱,但现在看到戴欣跟她分享读报经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也特别喜欢听。这种喜悦甚至跟看到戴欣她们挣钱的喜悦不相上下。虽然戴欣分享的读报经验有时候牛头不对马嘴的,但比起之前戴欣嘴里的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江小果觉得还是现在戴欣说的这些,听起来更有意义所以江小果很认真地给她鼓励:“你好好认字,好好看报纸,要是读得好,下次我直接让你到村委的大喇叭那儿读,读给咱们全村人听。”戴欣:“……真的假的?”

江小果:“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