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09(1 / 2)

第135章番外09

【第一百三十五章:番外:孟羽凝祁璟宴09】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三年过去。祁璟宴在岭南那几年,朝堂被三皇子和章家一党把持,彼时官场腐败,国库空虚,边患频发,流民四起,大兴江山飘摇欲坠。祁璟宴登基后这三年间,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整顿朝堂,推行新政。先是削弱世家大族的权柄,命户部重新丈量全国田亩,凡是被世家豪族兼并的土地强行收归国有,之后分给农户和流民耕种,更颁旨免除三年赋税,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原本流离失所的百姓听到这天大的好消息,纷纷扶老携幼,重返故里。有那不愿意返乡的,便就近安顿,重新登记户籍,由官府分配土地。朝堂之上,祁璟宴大量提拔寒门才俊,那些终日高谈阔论,尸位素餐,遇事推诿搪塞的勋老旧臣,被他接连撤换大半。期间自是阻力重重,尤以几家世家大族为首的权贵联袂抗衡,暗流汹涌。但祁璟宴本是尸身血海中实打实拼杀出来的帝王,在大兴军中拥有绝对的威望。

手中有兵,底气十足,面对世家大族的重重阻挠,他出手果决,但凡有敢阻碍新政者,唯有一个"杀"字!

凭借这般铁血手腕,他才强行稳住了大兴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一日朝会,几名世族老臣痛心心疾首,联袂而出,高声疾呼“陛下此等举措,实乃毁我大兴祖宗基业!",说罢,便欲撞柱死谏。祁璟宴端坐龙椅,神色如常,竞丝毫不加阻拦。那几位老臣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向盘龙柱子撞过去,顷刻间鲜血喷溅,当场气绝两人。

祁璟宴眼睫都未动一下,当即下旨:“撞柱而亡者,革去一切官职勋爵,家产悉数抄没,亲族尽数削籍,流放岭南,充作垦荒苦役。”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悚然失色,金銮殿内鸦雀无声。自此,再没人敢对大兴新君的新政指手画脚,妄议半字。与此同时,在祁璟宴的鼎力支持下,孟羽凝以皇后之尊参与政事,在全国推行教化之策。

不过三年光景,大兴境内从四岁稚童到十八岁少年,已基本实现识字明理。不管是田间垄亩,还是市井巷陌,经常看到孩童手拿树枝在地上写字,朗朗书声,渐闻于野。

除此之外,孟羽凝又大力兴办女学,创立女子书院,不仅教授读书习字,更开设医理,织造,刺绣,烹饪,算术,等实用技能。虽招致不少守旧贵族的不满和抗议,然祁璟宴力排众议,更修订《大兴律》,明定女子有权提出和离,可独立女户,另增数条保障女子权益之条款。祁璟宴并效仿阿凝,下旨开设“男子职业技术书院”,授以木工,治铁,水利,农耕,医术等百工之艺。

寒门子弟,寻常百姓后代,自此有径可循,得以凭技艺立身,天下百业皆成青云之路。

帝后同心,政通人和,二人在民间的声望可谓空前高涨,百姓感念其德,各地自发为二人立生祠,香火日夜不绝。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皆奋发向前,不论男女各有所学,百业俱兴,一派欣欣向荣,蓬勃气象。

不过三载光阴,整个大兴便已焕然一新。

国库日渐充盈,往年拖欠边关的军饷已全数补发。当沉甸甸的饷银运抵各个边关大营时,将士们欢呼陛下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声震云霄。将士们的碗里,餐餐见了荤腥,冬日裹身的棉衣再非柳絮填充,而是雪白厚实的棉花。

军营之中,战马膘肥体壮,旌旗遮天蔽日,吃饱穿暖的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刀枪剑载擦得寒光闪闪,再无外敌胆敢轻易进犯。自此,边境安稳,长达数十年之久。

当年“撞柱死谏"风波过去仅仅一年之余,几位健忘的朝臣便又蠢蠢欲动。他们以“皇后娘娘成婚数载,膝下犹虚"为由,联名上书,奏请祁璟宴广开后宫,选妃纳嫔,为皇家开枝散叶。

祁璟宴听完未露喜怒,转头便命人从教司坊择了数位性情泼辣,自愿从良,希望余生能有个安稳归宿的女子,将她们敲锣打鼓送往那几位大臣府中。并命内侍当众宣旨,命诸位大臣为大兴人口发展多多出力。陛下所赐,乃是君恩,诸位大臣即便臊得满脸通红,仍不敢推辞,只得跪谢接收。

不过短短两三日,几位大人府上便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不是这位大人的正房夫人摔了茶盏意图和离,就是那位大人的爱妾哭着闹着要上吊,众人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甚至有位大人眼眶乌青,听说是他没处理好后院关系,被他那一身武艺的夫人给揍了一拳。从那以后,再没人敢提选妃之事。

夜深人静时,祁璟宴搂着阿凝说起这些趣闻,听得她笑得前仰后合,直说祁璟宴此计甚妙。

两人自从确认关系以来,她从没和他说过不许他接近别的女人,这个社会,以祁璟宴的身份,他要是有那个心,她说了也没用。若当真有情变那一天,那就到时候再说,何必为了预先假设而烦恼。当然,她不说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对他有信心,也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有信心。

祁璟宴也从来不曾提过这事,不曾说过什么山盟海誓。但两人却都心照不宣,默契地认为他们这辈子只会一生一世一双人。孟羽凝笑完,和祁璟宴对视片刻,伸手搂住他的脖子:“云舟,我们要个孩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