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到的时候千好万好,一旦得到了,呵,就不懂得珍惜了!”
言书觉得这天简直没法聊下去了。
她郁闷地扒了一口饭,抬眼瞪向现在正试图降低存在感的言父,语气含着点迁怒的意味:“爸,您倒是说句话呀,您看看我妈这都什么理论,合着在您眼里,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呗?”
言父被言书这么一问,差点又呛到,一脸尴尬地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言书,最后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当然是好的,你妈那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年龄话题而变得有些凝滞。言母为了打破沉默,又或许是真心担忧,开始新一轮的唠叨,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小言啊。"言母给言书夹了块鱼,“谈恋爱呢,妈妈不反对,大学了,体验一下也挺好。但是,女孩子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知道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要有杆秤。尤其是……尤其是那种事情,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绝对不能越界!听见没有?”
言书无语凝噎,“妈,您说什么呢,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怎么话题就跳到这上面来了?
而且这种话题,当着爸爸的面说,简直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言书瞄了一眼言父,果然,言父也是一脸不自在,假装专注地研究着碗里的米饭,仿佛能数出有多少粒。
“我这都是为你好,现在社会复杂,你们年轻人又冲动,万一,我是说万一,不小心弄出“人命′来,你学业怎么办?前途还要不要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所以一定要谨慎,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停停停,妈,求您别说了!“言书赶紧打断言母的安全教育,“我心里有数,您就放心吧,吃饭吃饭,菜都凉了!”她算是彻底看明白了,跟父母,尤其是思维模式和自己有着巨大鸿沟的妈妈,在感情和两性观念这种问题上,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父母担忧和叮嘱固然是源于深沉的爱,基于他们那个年代经验和固有观念的过度保护和不信任感,根本不是她靠几句苍白的辩解就能轻易打消的。言书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她暗下决心,关于秦砚奚的具体情况,他的好,他的优秀,暂时都不跟父母多费唇舌了,反正目前看来也是鸡同鸭讲,徒增烦恼。下次,找个合适的时机,直接把人带回来。用秦砚奚本人来向父母证明他的靠谱和与众不同。到时候,看爸妈还有什么话说。
说不定,还能顺便把言母那句"估计不怎么样"的武断论断给彻底推翻。这么一想,言书心心情好了不少。
连带着对言母接下来关于“秋天要保暖”“按时吃饭别凑合”、“少熬夜对身体不好"等絮絮叨叨的叮嘱,她也能够心平气和地应付过去。大
国庆假期剩下的几天,言书还真的说到做到,开启了她自诩的“运动会前秘密特训计划″。
除了生理期那三天实在腹部坠痛、浑身乏力,她不得不给自己放了假,老老实实窝在家里喝热水之外,剩下的日子,她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每天清晨,当窗外天色还只是蒙蒙亮,父母尚未起床时,她便已悄悄起身,换上轻便的运动服,系紧鞋带,悄无声息地溜出家门,直奔小区附近清晨总是聚集着不少锻炼老人的公园。
早起跑步的决定,连言书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每次被秦砚奚半是督促半是押解着去晨跑时,她哪一次不是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脑子里盘算的全是如何找借口偷懒,能少跑一米绝不多跑一步,跑完步的奖励机制才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那种感觉,就像是被迫完成一项枯燥又痛苦的任务,身心都写满了抗拒。然而现在,情况截然不同了。
驱动言书的,不再是外部的压力或诱惑,而是内心熊熊燃烧的目标,以及想要为自己争口气,证明自己并非弱女子的信念。当跑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而去奔跑时,踏在公园跑道上的每一步感觉都变得不一样了。主动去做和被迫去做,哪怕是同一件事,心境和体验也有云泥之别。言书甚至还特意给秦砚奚发了消息,语气高冷地吩咐:「国庆期间,勿扰。本姑娘要闭关修炼神功,准备在不久后的运动会上闪瞎你的钛合金狗眼。跪安吧。」
秦砚奚的回复很快:「好,等你出关。需要陪练随时说。」言书回了个傲娇的表情包。
也许是之前被秦砚奚残酷训练打下的那点微薄基础确实起了作用,又或者是这种主动的、目标明确的练习效果更佳,言书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耐力和体能的提升速度,超出了她的预期。
最开始的那一两天,跑个四五百米就感觉肺部像破风箱一样嘶哑,双腿灌铅,但现在她能够以不算太慢的速度,相对轻松地慢跑完两公里了。虽然距离健步如飞还差得远,但至少能够连贯地跑下来,并且跑完后的疲惫感也不再是天崩地裂式的,休息一会儿便能恢复大半。假期结束,回到学校。
言书拖着行李箱回宿舍,一级一级往上爬。八楼,也没那么难。
路墨早已在寝室,歪在自己床上刷手机,看到她这副样子,挑了挑眉:“哟,我们言言这是去哪儿鬼混了,累成这样?国庆假期过得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