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0(2 / 2)

大都是好消息。

年初的那件爆炸案,他办得极为干净利落,燕王那边吃了瘪,一时间不再冒头,相较燕王本就羽翼未丰的八皇子,见状,更是主动与他交好,没有为难的心思。

半年间,皇帝陆陆续续又交给他不少事情。储位之争的三分鼎立姿态,更是在皇帝越过郡王之衔,直接加封他为亲王、封号为景的时候,彻底显现了出来薛嘉宜是高兴的。

他有他的前程,这很好。

夏末,京城久未起风雨,热得人心里起躁,然而千里之外的南方诸省,据说却是另一番景象。

宗尧之来了宫里,与宗太妃说话:“今年刮了好几场大风,沿海一带海水漫灌,江淮那边,许多州府都受灾了,听闻严州府都已经薛嘉宜原本安静地侍立在一旁,听到“严州府”三个字的时候,眉心一跳。南方多雨,她是知道的。当年在严州府的时候,朱家祖宅年久失修,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总有些漏瓦要补。

乡下地界,瓦匠不是很好请,久而久之,他学会了自己翻到檐上去补漏,偶尔还故意装作脚滑,逗一逗在底下扶木梯的她……薛嘉宜神色微晃。

想到洪妈妈那边,她不自觉将唇抿得发白。“朝廷下了许多赈灾款下去,嘿,和打水漂似的,皇帝发了好几天的火了,看样子……“宗尧之稍作停顿,压低了声音道:“这次,是非得派人下去查不可。”

“治水的能臣再多,钱款不到位也是不成呐。“宗太妃难得悠悠一叹,又道:“这情形,钦差带不够人,也是羊入虎口。”宗尧之沉沉地应了。

一老一少两人心里大概都有数,三大营的防备动不了,皇帝要抽调信得过的军队护卫,这差事基本上就是落在他们宗家人头上。具体细节,宗太妃没有过问,再聊了一会儿之后,宗尧之便退下了。转头,宗太妃看向薛嘉宜,轻笑一声,道:“我记得,回京之前,你与景王,是在严州府待过罢。”

这不是秘密,薛嘉宜垂眸应是,还道:“带大我们的嬷嬷,如今也还在那边。”

宗太妃看她一眼,悠悠地道:“你向来重情,想必,很想回去看看。”离开严州府这么久,即使没有这次的涝灾,薛嘉宜也很想回去看望,所以,即使她不知道宗太妃是什么用意,依旧重重点了点头。她略作迟疑,旋即鼓起勇气,继续道:“是,我很想回去。如果娘娘此番需要人手,我愿意效劳。”

宗太妃几不可察地笑了,这一笑,倒是有些真情实感。真是个老实孩子。

打一巴掌,总也该给颗甜枣。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她面上依旧淡淡:“你既愿意,就随宗家的人一起去吧。”

宗太妃的料想是对的。

翌日早朝,皇帝便下了诏令,临时加任宗尧之为从三品的怀远将军,点五军营兵员三千,护送钦差南下江淮。

而这顶钦差的帽子,则落在了谢云朔的头上。两个人选都不让人意外。

宗甫年事已高,加之并不是要在前线短兵相接,用他儿子也正常;而诸王之中,如今谢云朔最受皇帝信任,若不派他去,反倒值得琢磨一下。景王府中,谢云朔接下圣旨,面色无波无澜。封王之后,他便不再能出入东宫,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哪儿一目了然,坏么……

这其实说明,即使皇帝表面上依旧信重,但在他的眼中,他这个比其他儿子小一辈的皇孙,也终于是羽翼渐丰,和燕王等一样,站在了和皇帝对立的另一端。

这一次的治灾如何处理,至关紧要。

谢云朔想了想,随即,在案前铺陈纸墨。

严州府……

是此番的必经之路。

她看似温软和顺,实则内里倔强,他很清楚,她既不愿,逼得再紧也没用,反而会将她越推越远。

所以这段时间,他只插了人盯着她一点,除却悄悄见的几面,没再主动找过她。

她定然是想回去的。谢云朔想。

也许这一次一起回到可称故土的地方,会有转圜的余地。他略措了措辞,写了封信,交给底下的人捎进了宫中。不过半日功夫,宫里便有了回音。

见传话的人空着手,没有带信,谢云朔不禁皱眉,问道:“她怎么说?”小太监战战兢兢,袖手道:"薛女官只说、只说多谢殿下的好意……但她愧不敢受,请殿下…不必惦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