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129章
番外一
这段时间上京热闹非凡!
都是昭元帝这位曾经英明神武的皇帝闹出来的。这位皇帝二十八前的人生可谓过得顺风顺水。他是先帝与温慈皇后的独子,从小被封为太子,因先帝后去得早,他二十六即登基为帝,后宫妻妾和睦,乐也融融,子嗣众多,皇权稳定。
不想一次御驾亲征中了逆贼奸计,传出死讯以致帝位被夺。虽然后来他重新复位,但妃嫔和皇嗣都遭了殃,被玷污的,死伤的,不一而足。其中包括他最宠爱的妃嫔,死后被追封的贞慧皇贵妃。
昭元帝也因此性情大变,从人人称颂的贤明之君变得阴晴不定,捉摸不透。前朝后宫的局势持续动荡。官员升迁调动频繁,后宫妃嫔皇嗣经历被驱逐到皇家寺庙、庙内纵火案、立太子风波、后宫大清洗等事件,折损严重。到昭元帝废掉原配皇后,后宫仅剩一位妃嫔,形同虚设。昭元帝还嫌不够,不久后连这位仅剩的妃嫔也不要了,请到皇家寺庙修行。接着,他把膝下仍活着的皇嗣陆续过继给宗室的人家。唯有三公主没有被过继,仍记在前萧皇后今明肃长公主名下。
这般操作下来,昭元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连继承皇位的子嗣都没有。正当众人猜测他何时会举行选秀,以重建后宫,再生养一批皇嗣之时,他把妙达无忧园的瑜宝林这个不起眼又神秘的低位妃嫔册立为皇后,把其所出的皇子带回宫中养育。
没有盛大的封后仪式,瑜宝林成了瑜皇后仍长居妙达无忧园,不公开露面,让人怀疑她是不是真的存在。
不过相比于不露面的皇后,昭元帝在册立了新的皇后之后,穿上道袍带发修行,更加震碎满朝的三观。
昭元帝给的理由是旧伤复发,为了延长寿命,必须清心寡欲,故而极度精简后宫。除此之外,他正常理政,不会因为带发修行而耽误国家大事。更令朝堂紧绷的是,昭元帝设立监察百官的独立衙门严律院,加强打击通敌、逆谋、结党等影响皇权行为的力度,震慑力十足。昭元帝凭一己之力夺走了上京权贵八成的目光。期间,御前第一红人景阳侯姜正的义女姜璃由荆夫人带着,正式进入上京的贵女交际圈子。
这位姜小姐刚满十八岁,是和离之身,育有一子,儿子归男方抚养,却意外引起一股不一样的风潮。
明明已是生育过的妇人,在她身上却找不出一点妇人的特质。她看起来和刚及笄的少女差不多,纯真甜美,活泼灵动,一颦一笑宛如天然雕饰,毫不做作。与从小熟习诗书礼仪,举手抬足行规矩步的贵女们不太一样。上京的年轻贵女和贵公子们都乐于与她来往。这些人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图她的背景,因为景阳侯姜正除了是昭元帝的心腹重臣,还是上京第一专情人,与自家荆夫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恩爱,没有因为发妻体弱生不出孩子有半分嫌弃或二心。两人膝下有一个从小收养的义子,年纪轻轻已官至五品军官,长期驻扎边关。姜璃是他们新收的义女,荆夫人待她如亲生,言传身教,细致温柔又耐心。与姜璃交好,或者娶姜璃为妻,都能与景阳侯府攀上关系。
另一类是图她身份不俗又性子简单,交往起来不费劲的,一起吃喝玩乐,只求开心。
不过过了一阵子再看,这位姜小姐已经有了固定的友人圈,明肃大长公主、华阳郡主、英武侯小侯爷、鸿胪寺卿的公子、兵部侍郎的小姐等,都是一些底气十足,思想成熟,不拘小节,又在外人眼中有些过于特立独行的主儿。这些人不管年纪比姜璃年长还是年幼,皆拿她当妹妹一般对待。交往的时日久了,还结义金兰,成为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姜璃见天儿地和他们混在一起,乐不思蜀。在册立皇后,带发修行等手段都打动不了姜璃后,昭元帝送了一只会说话的七彩鹦鹉给姜璃。鹦鹉叫了七天“启儿喊:娘!娘”,姜璃到底抵不住思念,答应了与昭元帝在桃花寺秘密相会。这是姜璃的条件之一,必须对外保密他们的关系。
如今启儿一岁半,会跑会叫,精力旺盛。昭元帝不放心别人照顾他,基本是随身携带,上朝下朝都一起。他长得跟昭元帝仿佛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也没人质疑他的血统。昭元帝的长相一直自带神仙气质,带发修行后表情变少,情结更加淡漠了,众人担心有一天他真的到庙里出家。他还愿意亲力亲为照顾小皇子,保留一点人气儿,大家都求之不得。因为昭元帝十分纵容启儿,姜正看不过眼,自动成了皇子傅,管教小皇子。昭元帝默许,启儿反抗无效,倒被姜正治住了。
启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过姜璃,但他记得她,第一个反应是扑进她怀里扒她的衣襟想喝奶。他还没有戒奶。
但姜璃已经回奶了,没奶给他喝,只能改为亲亲抱抱,好不容易才把他安抚下来。
眼见启儿像八爪章鱼一般紧紧巴住姜璃不愿挪动,好像要巴到天长地久,昭元帝强硬地把他抱离,交给宫人带到不远处玩。启儿狠狠咬了他的手一下,气呼呼被抱走。
姜璃看到启儿留在昭元帝手上的牙印,咬得深到渗血了,唬了一跳,连忙拿手帕给他包扎,嗔道:“你怎么任他咬你?应该打开他啊!“她在普通农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