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变成虎皮,挂在墙上,总不能任由它成为祸害。”
他伸手,指尖轻轻一折。
“咔嚓!”
那截最张扬的梅枝应声而断。
亦如有些规矩,越了界,就该剪。
此时身处书房,正在静思已过写东西的尉迟恭,蓦然觉的脖颈凉嗖嗖的。次日早朝。尉迟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主动请罪,自请闭门思过三月。文武大臣目瞪口呆。
尉迟恭居然改性了。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委屈巴巴的脸色,“爱卿倒是……突然明理了,身体可有不适。”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
莫不是昏了头。
尉迟恭虎目泛泪,“末将…就是觉得陛下太好了,纵容末将在朝中这般胡闹,不能伤了陛下的心。”
他昨夜一夜未睡,想了想他与陛下之间的牵绊,除了玄武门自己眼尖救了陛下一命,他文不及房玄龄、杜如晦他们,武也就比李靖、程知节高一筹,但是脑子比不上他们两个。
陛下能忍他一两年,长久下去,肯定会嫌弃他的,到时候宝琳还有孙儿们就要受苦了,他戎马半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可不能被自己给毁了。李世民没想到尉迟恭如此回答,见他真情实感的模样,眼睛也经不住湿润,他走下龙椅,来到尉迟恭身边。
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威严的眸子满是动容,“敬德的忠勇,朕最是了解!”
短短十字,重若千钧。
当年玄武门血战,是尉迟恭的双手为他挡下致命一箭,渭水河畔,也是这具身躯挡在他身前,拦住突厥狼骑,这些事情,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他都刻在脑中。
“陛下!"尉迟恭大手无意识捏紧笏板,眼泪瞬间落了下来,如做错事的孩子那般低声道,“未将有罪,不值得陛下如此!”李世民声音低沉而温和,“敬德只是性子有些许张扬,并无罪过,今日如此,相信以后一定能与众卿友爱相处。”
尉迟恭张嘴嚎哭,“陛下,你对末将真好!末将下辈子还给你卖命!”李世民:…
周围的群臣:…
陛下觉得尉迟恭能改,他们觉得不可能。
等着吧,少则两三日,多则半月,原来的那个尉迟恭还是会回来。五月。
关中大地,赤日炎炎。
土地龟裂如蛛网,麦苗枯黄倒伏,老农趴在田埂上,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把泥土,簌簌干土从指缝间落下。
仰头望天,看着火辣辣的日头,喉咙间嘶哑的哀鸣唤不来老天爷的垂怜。贞观元年,他们已经快要被渴死、饿死,为何二年还要将如此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
京畿地区、徐州、德州、戴州…等地蝗群遮天蔽日,黑压压的云团掠过田野,所过之处,绿叶尽成枯骨,树皮麦田剥落如刀削。长安大明宫。
李摘月站在含元殿的玉阶上,小手遮着眼帘,仰头望着东边突然飘过来的乌云,喉咙发紧。
这情景她之前见过,并不是所谓的乌云,而且铺天盖地的蝗虫。这是她第一次见识古代的蝗灾,没想到此次蝗灾,长安居然是重灾区。随着"乌云"渐近,无数振翅声汇聚成令人牙酸的嗡鸣,像千万把钝刀刮着耳膜。
刺目的阳光被虫群切割成碎片,大明宫的广场上瞬间爬满了蠕动的阴影。昨日,她眼睁睁看着御花园那些花草被蝗虫光顾后,不足半个时辰,整个御花园狼藉满地,不见花草枝叶,过往目之所及的绿色都被蝗虫给啃光了。“小观主,咱们快进殿!"赵蒲拽着她后退。此时,几十只蝗虫似乎嗅到了李摘月身上的草药香,“嚓嚓″地挥着翅膀靠近。
李摘月后退两步,撑起袖子兜住三只蝗虫,其中一只虫族足有拇指长,被她捉住,口中流出绿色的汁液,锋利的口器使劲啃着绸布,想要咬穿逃走。赵蒲见状,连忙将她身上的蝗虫拍掉,用脚狠狠踩死,“小观主,这蝗虫脏的很,您别碰。”
小观主年纪还小,如果沾染上病,那就不好了。听到这话,李摘月脸色微黯。
蝗灾可不单单是“吃”,比啃食庄稼更严重的,还有其他灾难,蝗虫作为昆虫,身上带有大量的病虫,对于那些落在水中的蝗虫尸体,可能会带来大面积的污染,滋生瘟疫,而蝗灾中逃难的百姓,也会滋生瘟疫的传播。而且这么严重的蝗灾,单是靠大快朵颐也解决不了,一般大旱之后伴随的是蝗灾,所以蝗灾的时候,许多人连草根、树皮都吃不上,为了能活着,易子而食不在话下,若是能吃蝗虫不被饿死,何故选择更残忍的方式。官府为了鼓励百姓捕捉蝗虫,给与粮食、钱帛奖励,奈何人力有限。最重要的是,蝗虫太多了,等你亲眼看见,会发现“遮天蔽日”、“黑压压一片”这些,压根不是夸张比喻,而是事实,天突然就黑了,她推算每平方至少有上万只蝗虫,这么多蝗虫,若不是它们是吃素的,人还想吃它们?不被他们啃了已经是幸运。
李摘月仰头看了看天,转身往显德殿跑去。显德殿内,李世民面色阴沉看着手中的奏报,户部侍郎悲痛道:“陛下,关中十州绝收,蝗群正往洛阳方……”
“朕知道了!"李世民勉力克制住怒火,“传旨,打开太仓……户部侍郎:"…陛下,太仓关乎长安稳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