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训子(2 / 3)

了课他问今日留什么课业,那人便只是捋着胡须说:“阿哥在堂上已经将东西学得差不多了,回去只要通读诵背出来这一篇即可。”

弘时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老老实实背了的,可他第二日到了前院,何师傅却对他昨日留下的课业毫无印象一般,从不抽查,久而久之他自然也就懈怠了。

反正学不学也不会有人骂他,那还那么努力做什么?

阿玛之前也没有管他啊。

看着弘时撇着嘴不说话的模样,胤禛不由得沉默了。

弘时现在虽然名义上是他的长子,但在他年幼的时候,前有出身嫡长,性格仁善的弘晖,后有聪慧好学的弘昀,实在是不怎么起眼,因此胤禛一直没有对他多加管束。

后来两个儿子接连夭折,他本该重视起弘时的学业才是,结果又恰逢夺嫡,他对弘时……确实没怎么上心。

现在想想,他后来被老八三言两语骗过去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原先事务繁忙,倒也没注意何清平日里怎么教你念书的,如今看来此人也不过沽名钓誉之辈,没什么真才实学的本事。”胤禛放缓语调,“明日起,阿玛给你换一个先生。”

何清此人在他的印象里已经很是淡薄了,但是被弘时这么一说,胤禛突然就想起来似乎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人。

他似乎是弘时年幼时的启蒙老师,只是后来此人心思完全不在弘时的学业上,而是一门心思地钻营,只知道嚼舌根,把弘时早年的学习全耽搁了,后来就被他赶了出去。

如今弘时开蒙一年未到,还有来得及换先生的时间,正好也可以趁此机会给他换上一个心思清正,为人正直的先生,也好潜移默化下掰正他的性子。

想到这里,胤禛行动起来也是雷厉风行,心思一转就从记忆中如今手底下的属人中扒拉出几个还算得上可造之材的人,直截了当地将弘时如今的文武师傅全换了。

“往后你就住在前院,休沐日的时候去给你额娘请个安便是,无事便不要往后院跑了。”胤禛耐着性子朝着懵懵懂懂看着自己的弘时说道,“汉人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说法,咱们家虽然不讲究这个,可你一日日地长大,总不能一直躲在你额娘和姐姐的背后吧?”

弘时当然不愿意,况且今日绕了这么一大圈下来,他其实已经明白了自己搬出去一事早就成了定局,只能恹恹地点了点头。

-

年侧福晋想要蓑衣饼,小厨房的人却不能真就只端着一碟蓑衣饼过去,在宫里做了这么久的活,肯定会一点揣测上意的本事,岁华院的小厨房里那群人老成精的太监们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等青萝端着食盒放到年元容面前时,除了那碟她亲口要的蓑衣饼之外,还有一壶杏仁茶和一小碟热乎的酱羊肉片,上边已经撒好了孜然粉。

这便是两种吃法了,将蓑衣饼放入泡得热腾腾的杏仁茶,酥皮吸满汁水之后入口便是绵软香甜又带着一丝咸津津的口干;若是将蓑衣饼里裹上酱羊肉片,那就变成了酱羊肉卷饼,这便仿的是清代满洲饽饽夹肉的习俗。

“小厨房的厨子有几个?”年元容突然好奇道。

青萝虽然没亲自去小厨房,可提食盒到门口的小太监却是小厨房的人,得了年元容的同意后她便干脆领了人进来。

那小太监刚进来就逗了年元容一乐,他瘦得像根豆芽菜,可细长的脖子上却支着一个圆脑袋和一张圆脸盘,两颊还有些浅浅的麻子。

他进屋的时候半点没胆怯,站在原地打了个千行完礼便下意识地笑了,这一笑就让他的右嘴角比左嘴角先往上翘了点,露出一颗尖尖的虎牙。

看起来有很是机灵。

“你叫什么名字?”

他笑得却有些傻:“奴才小顺子,给侧福晋请安。”

年元容忍着笑点点头:“我这岁华院的小厨房里有多少个厨子,都擅长些什么菜系,你说来给我听听。”

她这个问题听上去简单,可要怎么回答对人来说却是一件难事。

岁华院小厨房里的人都是刚进来没多久的,不过一日功夫,若是记性差些的连人恐怕都认不齐,更不要说知道这些人精通什么了。

可偏偏跪在下边的小顺子一开口便流利的不得了,仿佛这些事对他来说信手拈来一般:“厨房里主要掌勺的师傅有二,其一是奴才的师傅徐福安,擅长粤菜和鲁菜,各类点心他也都会做一点;另一位是年家二爷送来的苏师傅苏鹤年,江南一带的菜他都会做,剩下的都是些帮忙打下手的,像奴才的话因为是蜀地人士,对川菜颇有了解,苏师傅手下的双喜则更擅长做徽菜......”

他话说得顺畅,连一个磕巴都没有,一旁的青萝和紫藤都啧啧称奇。

年元容一下子就笑了,给了紫藤一个眼神,紫藤从专门用来打赏人的荷包里拿了一小点碎银子塞到他手里。

晚上胤禛说是要过来,她这才初来乍到几日,对于他的喜好压根是一窍不通,若是全按照她自己用膳的喜好来,谁知道会不会犯了忌讳。

故此,她便嘱咐小顺子道:“今日晚上王爷会过来,你让小厨房的人看着做便是,除此之外多做一道黄焖鸡。”

主要是她想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