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舅舅莫要手下留情
刘侄忙不迭的点头。
一众人都听愣了。
平阳长公主一笑,明媚的面容如同抹上一层金光,越发动人,问:“为何?”“当年父皇说过,我好好习武,等我什么时候能够打赢舅舅,我就可以出击匈奴。"刘侄记得年幼时刘彻说过的话,虽然那样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哄小孩。可谁规定的说,哄小孩的话小孩不能当真。平阳长公主和刘彻对视一眼,有些念头虽起,要不要在最后拍定是另一回事,不急。
此时的平阳长公主和刘彻对刘侄提出的想法,一时不作声。“父皇,君无戏言。"刘侄提醒刘彻,答应过的事不能食言。“阿侄。"卫子夫唤一声,只想让刘蛭改主意。刘侄才不!
霍去病在一旁道:“你那个时候都说我还小。”小得跟刘彻一道不支持他上战场的刘侄,刘侄现在比他那时候还小,十四。就算商量方案,准备下来要个一两年。刘侄也才十六。十六岁上战场……“陛下。“霍去病转头唤刘彻,这事不行。刘侄也小,怎么能上战场。刘彻在此时道:“你与其把主意打到朕的身上,不如想想让你舅舅手下不留情,他要是打赢阿侄,就不用提了对不对?”卫青?你们各有各的主意,别最后把事儿都推到我头上!卫青不由的望向平阳长公主,平阳长公主不免问:“难不成你打不过阿侄?”这是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分明是不好打。“阿侄的招式学得杂。不好对付。"卫青清楚自己的招式,不巧,刘蛭也知道。刘侄研究人的招式,是对症下药。
“朕听卫青的意思,阿蛭能够跟你打一打了?“刘彻从来都知道刘蛭是勤奋的孩子,无论是学什么东西都会全神贯注去学。武艺,当年算是刘蛭专门让他挑了人教的。本来想给她留个一两个人就成,谁想送入宫中让刘侄挑,刘蛭全都留了下来。卫青不得不据实而答道:“是。”
早些年刘侄就摸索出一套独属于她的打法。这两年在外头,方才身手敏捷灵活更胜于从前,卫青可以确定,刘侄从未松懈。“那打一架?"刘彻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刘侄能和卫青一战,了不起的。这种情况下当如何?刘彻有意看看刘晖在卫青那儿过得上几招。卫青尚未接话,刘蛭在那儿申请道:“我赢了舅舅,父皇答应下回出击匈奴让我上。”
“陛下。”一阵阵叫唤,都透出不认同。
刘彻含糊的道:“先打赢你舅舅再说。”
总而言之是要先看看刘晖的本事,能和卫青打一打,卫青的本事刘彻多少有数。
千里奔袭,卫青是一马当先,迎战匈奴,身上大大小小多少的伤。刘侄真要能打赢卫青,这战场自是能上的。“舅舅请。"有机会须把握住机会,绝不能放过,刘侄转身朝卫青作一揖相请。
卫青……他能拒绝吗?
“陛下。"卫青也只能唤刘彻。
刘彻摆摆手道:“你的外甥女,武艺是你教的。打得过打不过,你试试。他们都不同意让阿侄上战场,且看你能不能治服她。她要是打不过你,绝口不会再提出击匈奴的事。”
对,道理是那样一个道理没错。
卫青感受到卫子夫和霍去病灼热的目光,那似在无声的提醒卫青,他必须得赢。
卫青不由拿眼望向平阳长公主,平阳长公主倒干脆,“试试。阿晖要争,你当舅舅的还能不给人一个机会?陛下都敢把事推到你头上,你放心打。陛下也怪不到你头上。”
放心大胆的打,怕啥。
平阳长公主这浑然不在意结果的态度,卫子夫和霍去病的心悬起了。“舅舅,不能手下留情。阿侄还小。“霍去病一看阻止不了事情的发展,跟在卫青的身边小声求之。
卫青不得不道:“我难道会手下留情?”
他也不同意刘侄早早的上战场,想想都让人心惊。不成不成。有卫青这话,霍去病心下暗松一口气,忙道:“舅舅一定要赢。”卫青让他说得心下一紧,忍不住道:“不然你来?”他很乐意让霍去病来和刘蛭过招,打赢打输了都还好,不用面对那么大的压力。
霍去病瞄了刘侄一眼,如实道:“阿侄的招式灵活多动,诧异得很。”卫青能够看出来的事,霍去病自小跟刘晖一起长大,比卫青要早早的看到这真实的情况,心里也直打鼓。
得了,甥舅对视一眼,尽力吧。
卫子夫在那儿也劝起刘蛭,怎么好好的得跟卫青打一架。刘侄上战场,出击匈奴,那能是好事?
“你还小。"卫子夫劝起刘侄,希望刘蛭不要过于心急。刘侄摇头道:“太多人想趁我小要我的命。”小不是理由,反而成为别人扎向刘侄的刀,那么一些人不会手下留情,反而只会不择手段要刘侄的命。
暗杀,行刺,借刀杀人,多少人用了多少办法。刘侄不得不为自己争。
出击匈奴之功,在现在的大汉而言是最大的功,因而刘晖得争。况且再次出击盯的是河西之地,河西之外是西域,西域各国,这一片土地,大汉怎么会不想要?刘彻怎么会不想得?时间不等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刘侄也不想太拼。可她若不拼,她便没有机会。天幕说的事,真与假,真真假假的掺着来发生,多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