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守城的办法(2 / 4)

来你们最有数。公主以礼相待,与诸位也是多以厚待。可是这回的事也让我有所警惕。美人计。让一个狼子野心的女人迷得团团转,恨不得挑起天下之乱?”板起一张脸,眸中尽是冷意,姬夫人直接了断的道:“死。”一个死字,听得在场的人都不受控制的打了一个冷颤。“若有不愿意忠于百川书院,忠于公主,忠于陛下者,趁早离开。但是,走了出去就不要再想回来。"姬夫人既然管的是百川书院,这里头的事,小事随了他们,大节上不许任何人敢有半分二心。忠,刘蛭早就跟他们说得清楚明了,忠之一字,如果他们做不到的话,自不必留下。

百川书院不仅仅是书院,参与研究的这些人,他们做的是利于国也利于民,利于后世的大事,这些东西不能外泄,其中的道理他们也都清楚。做不到的人,就该反思反思。

刘蛭那儿得知姬夫人的处置,赞许姬夫人处理得过于干脆利落,她应该要学习。

刘彻也听说了,更知道刘侄压根不过问此事,便知道刘蛭懂得放权。权,放了出去得给人表现的机会,否则怎么能知道那样一个人是不是值得?这回刘侄对姬夫人也是有所了解了,以后这心里大致有那么些数。很好,刘侄从前手里可用的人太少,不得不把事情揽上,可是刘侄一边做事也一边在挑着合适的人,以达到有人可用。姬夫人,陈掌,还有刘侄在百川书院收到的人。年轻的也好,年迈的也罢,刘蛭分明只要人可以用,而且愿意为她所用。淮南王刘安得知刘陵那儿暴露,自知不敌,直接把一家子杀了,自己也自尽而亡。

消息传回长安,没有引起太多的波动。

如今的诸侯国早已在几代大汉帝王的不断削弱下,权力大减。先帝景帝时的七国之乱,直接把最能打的诸侯王解决掉,剩下都是有心而无力为之的人。

加之去岁开始,刘彻推行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诸侯诸子分以各诸侯王的封地,明晃晃的要把一个大国分成无数的小国,这还是打着施恩于诸侯诸子的旗号。

想这各诸侯从前都是要么传嫡,要么传长,一国尽传于一人,实力得到最大的保存。

可是推恩令一出来,让一个大国分成无数的小国。谁生的儿子越多,那分得就越细。偏又讲究多子多孙,一时是都让人不知要不要生了。

一个大国分成无数的小国,还能让大汉朝廷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毕竟,损于诸侯王一人之利,还有那继承人的利益,却利于他们一个个庶出或者无法承继家业的嫡子。

这是明晃晃的阳谋,要是各国有本事跟朝廷叫板,倒是可以直接造反。那不是没有吗?

兵权早让朝廷限制了,封地内的官员也都由朝廷指派,诸侯王就剩下一个王的空架子,无能和兵强马壮的朝廷对上。这才是推恩令得以实施到位的根本。

刘安一死,除国改郡,这事直接完结了。

刘彻解决一桩事,又将注意力放在对付匈奴上。匈奴是大汉最大的敌人。

对付这个敌人,应该如何?

打,杀,打到匈奴害怕,杀得匈奴胆颤心惊。刘彻开始召集诸将一道商量下一回出击的方向。军事会议,卫青作为一个一再得胜的存在。肯定是少不了他。在未央宫的殿前注意到刘侄和霍去病跑来,卫青瞪眼,“你们怎么来了?”“父皇让我们来听听。"刘侄答之,眉开眼笑。卫青的心头一阵阵跳动,又迅速按下。刘彻的心思不是好猜的。“走吧。"卫青注意到两人脸上都是笑意,显然很高兴能够参与军事会议。“你说我跟陛下说,我要随舅舅一道出征,陛下能同意吗?"霍去病和刘侄小声的问,刘侄瞧了一眼霍去病,才十五岁的霍去病,刘侄道:“不行。”十五岁,太小了。

“你想好了。我要是因为太小不能上战场,你就可以?"霍去病锁眉而问,他要是因为年纪太小上不了战场,同理刘侄也不可以。刘侄……

她才十一。她都想……

卫青猛的站住,骤然回头。

两人同时站住,不约而同的抬眸望向卫青。卫青额头的青筋不断跳动,压下心中的担心提醒他们道:“陛下只是让你们来听。”

别一个两个的就以为可以上战场了好吗?

亏得一个两个也知道他们还小。

“尤其是你。"卫青指着刘侄,别以为他不知道,刘侄蠢蠢欲动。朔方城那儿的事,刘侄分外的关注。

想想天幕说的那些话,刘侄盯上朔方城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的。

“不能上战场,打打后方还是可以的。重点是让我去,让我去。“刘侄须为自己争取,再一直困在这儿,那筹码不够。“阿侄。"卫青正色而唤,刘侄也认真无比的告诉卫青道:“舅舅,我要去。霍去病在旁边唯恐天下不乱的附和道:“舅舅,我也要去。”必须要去。

卫青不由屏住呼吸,这,怎么劝?

那端有人唤道:“长平侯。”

这一唤让卫青不得不转过身,此事做主的人是刘彻,刘彻应该不可能会早早的把人放出去的,人还小。还小。

对,不会的。

先开会。

卫青压下心中的焦躁,稳稳当当的往前走。“陛下。“人到齐,刘彻在台阶之上,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