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
刘彻问:“你还有别的事?”
有的有的。
“我想养些蜜蜂,蜂蜜的味道也不错。"蜂蜜呢,那可是好东西,糖的一种。怎么养才能养得好,是个需要学习的东西。不过没有关系,学啊。刘晖思及蜜蜂的特殊性,先跟刘彻打报告。
刘彻张了张嘴。
霍去病抚额,无奈之极。
“父皇,我养了?"刘侄得不到刘彻的回答,继续追问。“养,养吧。别把你蛰坏了就成。“刘彻能如何,糖呢,这不是好东西?是好东西怪不得刘侄想方设法让人去整整。刘侄冲刘彻笑了,“还有养鱼。还有那个虾。”一个又一个只是听着,压根无人当回事的东西都让刘侄丢来,不难听出刘侄早有计划,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来。怎么才算合适的机会?刘彻刚刚说了,有事先跟他说说,能行再去干。不许刘侄乱来。刘侄就把一系列的计划道来了。
刘彻难免不确定了,张口的问:“一个百川书院够大吗?”卫子夫和霍去病震惊抬头。刘彻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还好,我又不是都在百川书院弄。"刘侄也知道百川书院的面积听起来大,真用起来,各科设立的位置,一分下来才多少。一点都不大。
“就是得离得人远一些,顾先生捣鼓炸起来的声音比烟花要大。“得了刘彻允许研究的炸药,必须搞起起。这事一折腾的动静不是一般的大,得要小心再三。刘侄考虑的是,百川书院的好东西越来越多,看守的人…“让你舅舅挑两千人看护百川书院。“刘彻当机立断。刘侄养的人都在百川书院里,而且那些研究成果,好些不能让人知道的。刘侄生财有道,不知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了,百川书院不能再放养。“其实表哥的兵和我的兵,加上我招募的一些民工,都出力了。父皇要是能直接派兵看护,自是最好不过,再有想进百川书院探底的人也得掂量。“刘侄求之不得,刘彻终于把百川书院当回事了。太好了!“院中护卫得听姬夫人的。而且百川书院将士也不能擅入。“刘高兴归高兴,也得把规矩立好,刘彻须跟人有言在先,别到时候一个个到百川书院摆架子,那不成。
刘彻转头瞥过刘晖一眼道:“你不放心便和你表哥试试整治他们,就让他们听话。”
百川书院以后的份量会越来越重,这是好事。剩下的,刘侄和霍去病试着上手。
刘侄在此时道:“不能让军权也在百川书院内,在百川书院听姬夫人的,可是出了百川书院,他们记得以大汉为重。百川书院自给自足后,这些收益也不能让百川书院直接握在手里,而由朝廷握住。权尽于一人之手,百川书院到时候就成了一个尽握财政军政的县,将来怕是要成为隐患。”听到这儿,刘彻实在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刘侄会想办法让百川书院强大,但她又清楚的知道,这样的强大是不可以放任的,必须有所约束。
她在这儿,因为她是起头的那一个人,她可以保证忠于大汉。但纵然如此,也不可以一直让那样的权利尽握于一人之手。一旦步入正轨,理当分权。政权和军政必须的分开,不可以尽握于一人之手。那样的大权配上百川书院内部的能人,以及现有的资源,不是不能闹出大动静。刘彻摇头又心头妥帖冲刘侄道:“你真是让朕不知如何才好。”“我只是要把百川书院办好,竖立一个榜样。等将来里面的各科目做出成绩,还应该分出去。成为独立的一个学校。一枝独秀有什么好看的,应该百花产放,才能各显风华。"刘侄的后续计划早在脑子里了,百川书院是开始,但不能占尽风光。
刘彻愉悦大笑,冲刘晖道:“好,你只管折腾。”连后续如何分权,如何制衡,而不会让百川书院成为一个威胁,刘侄都心中有数,刘彻还需要担心吗?
没有到那一步,刘侄仅仅是不多提罢了,她知道百川书院的意义,也明了当将来的百川书院成为天下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时,分以治之,可以让各科持续发展,但不会只有一个百川书院独大。刘彻还能不让刘侄敞开做吗?刘侄重重点头,补充道:“我想着制窑……”“好了,好了,以后只要不是不合规矩的事,可以不用提,你只管放手去做。"刘彻一听刘侄还有别的计划,不成,事情太多了,刘彻摆手放弃了。“有事跟你表哥提提。她要是再做出不合规矩的事,朕唯你是问。“刘彻指向霍去病,把这个重担交到霍去病手里。
卫子夫犹豫再三还是进言道:“陛下,阿侄胆大包天,难道去病不是吗?”都不是省油的灯,让霍去病看着刘侄,看得住才怪。“卫青也看不住。“两人要是不相互监督,让别人来,卫青也不可能看得住。刘彻和卫子夫对视,无声询问卫子夫有好人选。卫子夫能想到人选?
就霍去病和刘侄让刘彻养得,天不怕地不怕的,天底下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
“父皇,上回那些侠客的事,本来是想用匈奴为饵,现在有了我跟您说的武器,您觉得是不是可以提前收网,也免了舅舅的压力?"刘侄果断决定岔开话题,让人盯着,谁盯着谁都不好。说正事,说正事。下套这个事,刘彻握了握手掌,以为可行,冲刘侄挑挑眉道:“有几分把握?”
“至少七成。"刘侄痛快的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