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陛下扭扭捏捏的(2 / 4)

气氛会感染。”果然,刘彻就知道刘侄一定有别的主意,绝不会是只单纯要建起书楼而已。“书楼该建在闹市之中。学校应该?“霍去病冒出此问。认真的看向刘侄,以为两者偏重不同,不应该混为一谈。

“而且,你计划建起的学校不是像太学那样吧。你之前提及的小吏。查案问案,各家的长处,连同经商在内都要设立专门的科目。“霍去病忆及刘侄说的那些事,他都记得,也得提醒刘蛭不可以忘记的。刘蛭眨眨眼睛望向刘彻道:“真要是按我原本的主意,那学校得建得老大了。我不是想着先把学校建起来,做出成绩让父皇瞧见,父皇以后肯定能同意我扩大学校。”

呵,可真是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算计刘彻,让刘彻见着好处再提要求,而不是打从一开始就盘算着先让刘彻给她好处,她再给刘彻亮出意义。刘彻那么多年就是让刘晖这么哄着的。

以前不觉得,现在,刘彻想,要是让刘晖这样的哄下去,刘彻得利,刘晖同样得利,无论何时,刘蛭的主意能解刘彻之急,试问这样一个人刘彻能舍得不用吗?

纵然是现在知道将来刘侄长成之后会造他的反,他都舍不得不用。何况以他从前的心性,一个女郎,他的女儿,得了再多的权,最多也不过是参与朝政,像他的祖母,像他的母亲,姑母,姐姐们一样,不会有别的情况。可是,天幕告诉他,也告诉天下人,公主怎么了?公主也不是不能造反上位。

刘侄眼下没有那个心,刘彻很清楚。

所以,刘彻很好奇,刘蛭在何时生出那样的心思?一往无前,就凭八百人也敢逼宫的?

刘彻脑子里的疑问不断浮现,对某个天幕也是怨念无比,这都几个月没有出现了,真真是可恶得很。要么就别出现,怎么能够说了一半,剩下一半不说。不对,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

汉仁帝的情况,她开疆辟土之功,不亚于刘彻。就这一点,引得多少人趋之若鹜?

开疆辟土之功,跟着刘彻可以,跟着刘蛭也可以。而且,刘侄是汉仁帝。仁这个谥号,不杀一个功臣的做法,引得多少人向往。

刘彻这儿,啥也不用说,就他用的丞相,死了多少个了?刘彻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帝王,可他的冷血也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人不想善始善终,可惜也不知道他们那些人能不能活到刘侄上位的时候。

对呢,刘彻在位51年,这样的时间,谁听了不得正视。就这会儿刘彻在位才十三年,还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所以,考虑刘侄的,那是他们能考虑的时候吗?压根不需要。刘侄也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对天幕,她盼着它别出现了,永远也不要出现,太坑人了!

刘侄和刘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此时的刘彻冲刘侄道:“你还不选兵马,以前着急着要,现在倒不急了?”当年刘彻给霍去病八百兵那会儿,刘蛭叫一个羡慕,吵着闹着也要。刘彻当年承诺,只要刘侄满十岁便给她兵马。念叨得一年一年的,刘蛭那叫一个心急。事到临头,刘彻愿意把人给她了,她倒好,一点都不着急了。

不着急的刘侄倒是引得刘彻着急。

“此一时,彼一时。"刘侄不以为然的晃着脑袋提醒刘彻,别急啊,她心心念念的兵,该准备的时候她一定会准备好的。刘彻审视着刘侄,“让你跟你舅舅那儿挑,跟你表哥一样,你不乐意。朕也答应让你挑女兵了,你倒是挑。莫不是将来不想上战场了?”对啊,刘侄不打算上战场了?

刘侄摇头道:“出击匈奴,说好的要让父皇成为大汉第一个用公主出击匈奴的皇帝,让您在祖宗面前倍争脸的我,说话算数。才八百人,又不是八千八万。什么时候挑都可以。我是觉得不是合适的机会,才不想动。”不是合适的机会?

刘彻都点头同意的时机还不是好时机,刘彻眼神晦暗不明的问:“何时才是好机会?”

“不知道。"刘蛭也说不清楚,反正她暂时就是不挑。“你这孩子,不知朕为何要让你挑兵?“刘彻不乐意了,他为何让刘侄挑兵马?那是想让刘侄出门在外都有人护着。刘蛭倒好,一天天不着急。“在长安,这可是长安啊父皇,他们敢在长安动手难道不是一桩好事。能把他们连根拔起的机会。上回行刺的后果,要是张廷尉杀得不够痛快,可以继续查下去。“刘侄压根不当回事。在长安这地方再有人想杀刘蛭,胆子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不巧,胆大的刘蛭呢,就想引蛇出动,看看那些藏在暗地里的人有多少。霍去病在此时道:“陛下,我手里有人呢。我都一直和阿侄在一起。”这话听起来像是专门跟着保护刘侄一样的。霍去病:本来就是。

刘彻一眼扫过霍去病,不得不道:“行,那你注意些,她胆子大,不怕事,你不能。”

在让人追杀之后,刘侄半分不急着选兵马保护自己。对,刘彻给她的人武艺都不错,那姬蓉也有几分真本事。小命呢,刘侄在上林苑和长安之间来回,就半分不担心自己小命丢了。霍去病答应得分外爽快。

刘侄不乐意的,她今日的目的并未达到。

“父皇,书楼,学校。这是一颗颗种子,一颗未必一时半会能够看到结果,但是在以后一定可以让大汉昌盛繁荣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