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的请求而处置刘晊。
刚要松一口气,又听说太后有请刘彻。
太后,刘彻的生母王娡。
那一位也不是一个善类。
卫子夫紧张得捏紧了手,不确定刘彻会不会再坚持己见,不会因此伤害刘晊。
“母亲,不用着急。也不用担心。生死之事自有天数。生也好,死也罢,谁也逃不过。以后的事,要是父皇容不得,那就让父皇处置了我吧,无妨。”刘晊豁达得很,刘彻杀不杀她,那得看刘彻怎么想。
灭匈奴是刘彻坚定倾尽一生也要做成的事。
刘晊从小到大跟在刘彻身边,自来也以灭匈奴为己任。
作为刘彻和卫子夫的第二个女儿,得知自己的身份时,刘晊不得不考虑自己善终的可能性有多大。
卫家最可靠的人,卫青和霍去病,按她所知的历史,霍去病24岁早逝,卫青在霍去病去后的十年去世。
自此太子刘据身后再无强而有力的外家支持。
刘彻到后期老了,求神问道,无法如愿得到长生,他是不甘的。
手里握着权力的人,看着年轻的太子,那心态就更是变得复杂。
皇帝嘛,舍不得放开手中的权力,又舍不得死,就得捣鼓,不就给了佞臣机会,都对太子磨起刀了。
巫蛊之祸,刘彻一朝对巫蛊之术深恶痛绝,凡是沾上的人,没有一个能够讨得了好。
刘据清楚,一个让刘彻念叨一辈子子不类父的孩子,在最像刘彻的时候,死了。
生死之事,一母同胞的姐弟,刘据出事,刘晊试问能讨得了好?
故,刘晊能怎么办?
为了在这辈子活得一个寿终安寝,她只能自己奋起。读书识字,习武练功,怎么让自己强大起来,而且在将来能够和刘彻斗上一斗,保全自己,也保全家人,都必须得早做准备。
刘晊也不知道自己那样的准备到头来有用无用,她至少不能坐着等死,明知道结果也不作为吧。
有用没用,总得要做做看。万一真让她成了呢!
是以,刘晊这十年来没少干事的呢。
自然也就难免成为别个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王娡这个太后,刘晊这辈子的祖母,对刘晊是很不喜欢的。虽然刘晊不解于为何。
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本也不需要理由。
再不喜欢,刘晊活到现在,活得也还算好好的,这回就算王娡认为是一个很好除掉刘晊的机会,也不见得对吧。
刘晊吃饱了,开始犯困了,果断起身道:“母亲,我先回房洗漱睡了。”
刘晊压根不把事情当回事的态度,也是没有谁了。
卫子夫想把人唤留下,话到嘴边终是咽了回去,把人唤下来干嘛呢?
难不成刘晊留下能够改变王娡和刘彻说什么?
没有那样的可能。
趁早死了这份心。
“母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父皇既然一开始不杀我,无论有多少人再劝父皇杀我,父皇都不会动手。您只管放心。”刘晊一开始也担心害怕,和刘彻对上的时候,刘彻看着她的眼神,那杀与不杀的纠结,刘彻在最后决定不杀,刘晊的心也终于随之定下来。
好的,她能活了。
只要能活,管外头怎么样,刘晊定是要好好的活下去。
卫子夫确定刘晊确实不是在说笑,她是真认为事情不会再有别的变故。
刘晊走了,霍去病跟上,刘晊转头冲霍去病道:“表哥,我得静一静。”
突然出现的天幕没把刘晊吓死都是刘晊的心理强大。
造汉武帝的反,那什么,刘晊未必没有想过最坏的打算。
毕竟要是按刘晊所知的历史发展进程,巫蛊之祸爆发,刘据会死,卫子夫也自尽而死。她怎么可有幸免于难。
关系生存的事,反是必须得反的,谁也拦不住。
这也是为何在刘彻的面前,刘晊不曾脱口而出她绝不可能造反的话,刘彻也从未问及刘晊那么一个话题,因他们知道,于生死关头的时候,无不可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