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79(2 / 3)

时间大大缩短。”

罗宝珠话音一落,卫泽海连忙抓起旁边的粗糙记事本,用铅笔刷刷记下几个关键词,随后笑逐颜开,“罗小姐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我可以往上提一提。”

“不过,就算能落实,那也得等一段时间,罗小姐这阵子看来还是得多费些事。”

“没关系。”罗宝珠已经知足。

卫主任能正视问题,试图解决问题,这样的态度令她心安。

总比打官腔不办实事要强得多。

“卫主任,我还有个事情要打探一下,我那地契的事……”

“别急嘛,我已经在了解情况了,核实也需要一点时间,等有具体的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那有劳卫主任。”罗宝珠稍稍安心。

“罗小姐,我也有个事情要核实一下,你那5万块捐款……”

“您放心,等我这趟回港城,马上以公司名义捐过来,我既然对您开了口,肯定不会赖账,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办厂,诚信是合作的基石。”

“那就谢谢罗小姐了。”卫泽海也稍稍安心。

他将记事本收到抽屉里,话锋一转:“既然罗小姐马上要回港,要不要买点当地的特产带给家人尝尝呢?”

罗宝珠目光落在他的抽屉中,人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热情好客的卫泽海拉去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原本叫深城墟,是附近几个村子间建起的集市,最早只有上大街、鸭仔街等几条街,范围小得很。

3月份深城建市之后,深城墟就改名称做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的街巷店铺卖着一些蚝油、荔枝、豆豉等土特产,卫泽海热情地给她推荐,“你得尝尝咱们这儿的豆豉,蒸排骨的时候放上一点,那味道甘香鲜美,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现在正是荔枝上市的时候,罗小姐是文化人,肯定知道那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咱们岭南的荔枝,你瞧瞧这一个个又大又饱满,真不考虑买一点?”

“还有咱们这里的蚝油,用的都是又肥又嫩的沙井蚝晒干了熬成的,营养非常丰富,罗小姐要不要买几瓶?”

一阵推销听得罗宝珠眼花缭乱。

她接过卫泽海强塞给她的一瓶蚝油,有些好笑。

“卫主任是不是带每一位来投资的商人都逛过东门老街?”

她有种旅游跟团被带到指定商店消费的被宰感。

被一语中的,卫泽海难为情地抓抓后脑勺,“嗐,我也是想促进一下当地的小贩商业嘛。”

罗宝珠于是很给面子的挑了一些。

一来,这些东西的确比较便宜,二来,她兑换的人民币还剩一些没花完。

这里的人民币管制很严,在银行兑换的人民币必须要在内地花完,不能带回港城。

她买了满满两袋土特产,临走前不放心地求证卫泽海:“这些东西都能过海关吧?”

“能的能的。”卫泽海打包票。

罗宝珠这才放心将两袋沉甸甸的土特产提回旅店。

出发去罗湖关口前,她又去了一趟政府大楼,找到卫泽海。

卫泽海见她去而复返,很是疑惑,“罗小姐还有什么事情吗?”

“有。”罗宝珠径直坐下来,开门见山:“卫主任刚才撺掇我买特产,我倒是想起另一件特产来,不知道卫主任肯不肯割爱?”

卫泽海有点摸不着头脑,“你还要什么特产?”

罗宝珠指着他办公桌的抽屉,如实道出:“刚才卫主任您收记事本时候打开过抽屉,我瞧见您抽屉中似乎放着一块新砚台。”

嚯,好眼力!

卫泽海展眉大笑,“那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砚台而已。”

“卫主任,您这就欺我不识货了,那分明是一块端砚,怎么会是普通砚台。”

哟,小姑娘还挺懂行。

眼看瞒不过去,卫泽海拉开抽屉,将其中一方砚台拿出来,很是好奇地望向对面的罗宝珠,“莫非罗小姐父亲是个书法爱好者?”

“不是。”他早死了。

“我是想送给一位朋友。”

而且她也不懂行,只是凭信息猜出一点原委。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贮水不凅,对于卫泽海这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想要收藏砚台,离广州不远肇庆端砚是最可能的选择。

“好吧。”卫泽海沉吟片刻,忍痛割爱。

罗小姐又是过来投资办厂,又是捐款助力买通水设备,甚至刚才还在他一顿过于热情的介绍中购买了不少土特产,于情于理,送一块砚台也是应该。

卫泽海满心不舍地将砚台递过去,看到罗宝珠接过的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两张港币。

纸币是最大面额,端端正正放在办公桌上。

卫泽海没收。

他将纸币塞回对方口袋,神情有些严肃:“罗小姐这就见外了。”

“那谢谢卫主任。”罗宝珠没强塞,捧着砚台微笑着与他告别。

目送对方走远,卫泽海收回视线,马不停蹄又赶去蔡屋围。

购买自来水管等设备的款项已经有着落,剩下的工作他也要尽快办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