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罗列了重要的几项文件,简单介绍了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业务进展。
在业务这一版块,他特意抽出一份单独的文件袋。
“这里面是一些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恐怕需要温先生您以后来处理。”
温行安接过文件袋,准备解开看看,桌上的办公电话骤然响起。
叮铃叮铃的电话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内显得格外突兀。
许经纬还没正式卸任,温行安理所当然认为这通电话是许经纬的业务,明明距离电话更近,他也没擅作主张去接。
许经纬也以为对方是找自己。
接过电话后,愣了几秒,随后将话筒递给温行安,“温梦仪小姐的来电,找您的。”
温行安挑眉。
颇为意外地轻轻一笑,“怎么消息走得这么快?”
他放下手中文件,接过电话,对面传来温梦仪清甜的声音:“表哥,你来港怎么一声不响啊,我们都不知道呢,什么都没准备,爷爷对此很生气,你准备什么时候过来?”
温梦仪的爷爷是温家老爷子温若山,温若山无兄无弟,仅有一个妹妹温似水。
两兄妹出生在内地,祖上是富商,很有些底蕴。
内地动乱之际,父亲带着他们来港城避难,从此在港城开枝散叶。
温家家风很好,当时大清律还没取消,富商们娶几房姨太太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样的大环境下,温若山也坚持只娶一位太太。
太太为他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早早分家,各自经营生意,温梦仪就是大儿子家的小女儿。
而他唯一的妹妹温似水,在21岁那年结识了一位来港游玩平平无奇的英国小伙子。
两人一见钟情,同游七日,感情迅速升温。
之后爱得难解难分,无论家里人如何不同意,温似水都执意要远嫁他乡。
临近婚礼,温家人才得知,那个平平无奇的小伙子出生在英国一个old money家族,父亲是世袭的公爵。为了这场婚礼,小伙子也是顶着不惜与家族决裂的风险与压力,力排众议迎娶新娘。
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这大胖小子就是温行安的父亲。
所以论起辈分,温若山是温行安的舅公。
奶奶去世得早,每次来港,温行安都要照例看望一下舅公温老爷子,以念旧情。
毕竟连他的中文名字都是温老爷子给取的。
英国人在港城活动,总要取一个中文名字融入当地。
就像丰汇银行的大班,本名詹姆斯,来港城后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申如璧。出自《诗经》中的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温行安的名字也有出处,出自张养浩《山坡羊》诗中的一句“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温行安喜欢这句诗的寓意,待温老爷子也格外亲厚,往日来港都会第一时间去温宅,这次事出突然,没有提前打招呼,倒被抓了个正着。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温行安淡淡一笑,解释:“事出有因,舅公会体谅的,今天怕是抽不出空,明日我再过去。”
“好啊,那我们明天给你办接风宴。”温梦仪听话听音,知道他正忙着,不便打扰,快要挂电话之际,忍不住多嘴一句,“表哥,你可不可以提前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这次你来港城任职,爷爷肯定要为你办一场晚宴,邀请各界名流,到时候能不能把罗家也例入其中?”她在罗家有个好朋友,想介绍给表哥认识。
罗家?
温行安微微皱眉,没由来想起皇后像广场遇见的那个女孩。
他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可以。”
“太好了!”得到允诺的温梦仪欢天喜地挂断电话,“表哥你忙,我就不打扰啦。”
对方的语气太过欢腾,以至于挂断电话,温行安嘴角也染了一丝笑意。
他放下话筒,办公室骤然变得安静。
回头一看,才发现许经纬不知何时悄无声息离开,离开时还贴心为他合拢办公室大门,以防隔墙有耳。
不得不说,这个人办事很有分寸。
他提前看过许经纬的资料。
许经纬家境比较贫寒,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19岁考入港城大学,主修经济,但是家里很穷,拿不出学费,家中还有很多兄弟姐妹需要养活,他是老大,如果家里凑不够钱,他只能放弃学业,去一个药厂当推销员。
快要放弃的时候,有个匿名的好心人给了他捐助,他得以读完大学。
21岁大学毕业,次年进入汇丰银行港城分行工作。
身份为华人,能在英资银行做到高管位置,他一定有他出色的能力。
可惜这已是他的天花板,再往上,怕是很难。
汇丰银行还没有华人当大班的先例。
这大概也是他跳槽去花旗银行的原因,花旗银行许诺更高的职位,给他更大的发挥空间,他这种识时务的人,向来懂得如何抉择。
温行安是有些欣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