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坐起身时, 坨坨来不及羡慕,和梁树叶一块被花旗撵去跟着秋生学种麦子。 秋生家一共两亩地, 兜明赶着大牛牛用了大半日功夫, 将地给好好翻了一遍。 饱饱地吃了午饭后,坨坨抱着云善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云善身上穿着薄的绿色小棉背心,光着两只小脚丫搓来搓去。 小丛给他量了小脚, 要给他做两双新的小袜子。 五婶探着脑袋进了院子。 “我侄儿家刚炒的瓜子, 带来给你们尝尝。” 兜明立马站起身往屋里走。 五婶拎着一个小布包,笑眯眯地自己找了个小凳子, 坐到花旗面前。 瞧着云善光着的小脚,五婶忍不住伸出手。 手不到跟前, 坨坨已经抱着云善侧过身子。 熟悉西觉一家的都知道,这家人不让人摸他家的小宝贝疙瘩。 五婶笑了笑, 自顾自地打开小布包,招呼花旗, “快尝尝。香得很。” 花旗好奇地从小袋子中抓了一把。 他八百年的蛇生从未磕过瓜子。 见五婶捏着瓜子塞在上下牙间, 一个用力, 听得一声脆响。 五婶舌头一卷, 将磕出的粒儿舔进嘴里, 剩下的壳儿随手扔了。 五婶见花旗直勾勾地盯着她看,面上一紧, “那啥,一会儿我扫地。” “哦。”花旗学着五婶的样儿, 磕一下, 丢一下。只吃了几个瓜子儿,他已经掌握了磕瓜子的诀窍。 倒是西觉有些笨拙,明明是牙口很好的花豹, 却总是咬不碎瓜子壳儿。 五婶嫌弃地“哎呀”了一声,“西觉,别人吃把,你一把也吃不完啊。” 西觉好脾气地笑笑,继续和手里的瓜子做斗争。 “弄这么大的木板做什么”看见院子里的大木板,五婶好奇地问。 西觉回,“修门。” “修哪的门”五婶转着身子在院子里看了一圈,“你家门坏了这才用多长时间” “不是家里的门。是山上观里的师傅让咱们去帮着修云灵观的门。”花旗抽着空回五婶。 “观里的师傅啊。”五婶疑惑,“他们咋不找秋生秋生的手艺咱东望村可都是知道的。好好修个门,保管能用几十年。” 不等花旗编出瞎话,五婶自己又问,“我听绣娘说,你们中秋就在山上过的。你家到这边还没半年,怎么认识山上观里的师傅” “这么些年,没怎么过见山里的师傅们下山。你们是怎么认识山里的师傅” 想到什么,五婶往堂屋瞟了一眼,心下忐忑,“不会是观里的师傅们看上兜明了吧。” 这家子里就属兜明和西觉最常往山上跑。五婶看看努力嗑瓜子的西觉,觉得山里的师傅怎么都应该更瞧得上兜明。 兜明可不能做小道士,自家等着和他做亲呢。 不等花旗回答,五婶自顾自地说,“可别上山做小道士。山里那些师傅可都没娶媳妇儿。” “咱们东望村虽说不富裕,可也比山里的生活有滋味。” 坨坨点点头,立马又摇头。山里的生活没人间有趣,可他们妖怪在山里生活得更自在。 听五婶说话的功夫,梁树叶将云善的袜子套在他的小脚上,给他穿上鞋头绣了条小黑蛇的红鞋子。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坨坨终于愿意让梁树叶摸云善。也只限于摸摸小手,小脚,还不让多摸,一次只能摸一下。 处的时间久了,梁树叶有些羡慕坨坨。坨坨有个这么小,可以抱着的弟弟,他没有。 现在他就盼着花娘和西觉再生一个弟弟。等再有弟弟,坨坨忙着照顾云善,他就带着新弟弟。每天哄着弟弟,抱他出门转悠。 另一边,花旗磕瓜子的动作顿住,他敏锐地抓住了五婶话里的意思,“做小道士就能上山生活” “这什么话。不做道士,去山上生活什么”五婶提高了音量,试图让屋内的兜明听见,“几个山头也找不着几个人影,在山里生活有什么意思” 花旗看出五婶的意思,磕着瓜子偷偷笑。 一个月前,刚搬家那天,隔壁村子不少人家带着家里的小姑娘上门来相看,想和兜明做亲。 听秀娘说,有一天兜明和坨坨打闹,声音传出去了,村里人以为兜明欺负小姑娘。 当时秀娘说起这事时,还跟着骂了几句,“哪个嘴上不积德的胡乱说。那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怎么就传成这样。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