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卖一文钱三个都有的赚。” “但是这里面还要算上采矿的人力物力,运输的人力物力,这些我都不了解成本几何。不过如果出的量大,一年卖个两干万块,这成本摊下来也不多了。" 京城如今常驻人口大概有10万多户人家,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家买,就够数了。 何况肯定不止,京城的百姓在如今可算是富裕的,他们平常用柴薪也是买的,花费可不少。 "至于制作,两三个人合作,辛苦些一天能做几干个。" “哦,还有这煤炉子和火钳子,不过这两样可以送,不用百姓买。” “送?”胤道,“真是好大的口气,谁送,你送?你有几个身家。” 哪怕用铁不多,那也是铁,人人送一个得多少,这小子真当铁不值钱啊。 还是以为他这个皇帝很有钱,可以贴补天下百姓? 弘书解释:“就是开始的时候送个几百个,而且不是白送,可以规定,订购一年的量或者直接买两干块,才送配套的煤火炉和火钳,这也是为了推广和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毕竟煤球和煤炉搭配才能发挥的最好。等他们用习惯了、用好了,自然会向别人推荐,到时候就算不送,新来的人也会自己买。” 胤禧眼睛微微睁大。 这,是他自己想到的? “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你在看《孙子兵法》?”胤一脸满意地道,“不错,能从这句话想到这些,也算是理解透了。" 弘书一愣,反应过来便宜爹是什么意思后,哭笑不得:"《孙子兵法》我是看过一点,但我不是从这句话想到的,百姓又不是我的敌人。" 胤却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朕的儿子果然聪慧过人,随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