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为长子 , 孝顺母亲是本分 , 自会赡养母亲一辈子 。 如果母亲想去二弟 、 三弟家散心 , 我也别无二话 。 母亲这些年的月例银子和嫁妆是您的体己钺 , 我不敢染指 , 母亲想给谁就给谁 。 瑜兰的嫁牧不是我们明家的钱 ,
平分成两份给雨霁和裁祺 , 我不会插手 。 至于我名下的店铺 、 田庄 、 赏赐 、 布帛笃物 , 按市值折成四份 , 雨霁 、 裳裳一人一份 , 另两份一份给雍王 , 一份给苏行止 。“
李华章和苏行止齐齐吃了一惊 , 苏行止怎么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 , 忙道 : “ 国公 , 不敢当 。 我与明家无亲无故 , 怎么能收您的家产 ?“
李华章也道 :“ 是啊 , 您在我心里就像父亲一样 , 我感激您的养育之恩还来不及 , 怎么能收您的铬 ?“
镇国公摆摆手 , 道 : “ 说句大不敬的话 , 雍王是我看着长大的 , 在我心里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 , 我交代身后之物 , 自然该有你的一份 。 给苏行止的是谢礼 , 要不是他和苏嬉嬉 , 雨霁根本活不到现在 。 雨霁在我心里乃无价之宝 , 相比之下 , 一份家产算得了什么 2“
前面明老夫人还勉强听着 , 等到这里她再也忍不了 。 给雍王分就算了 , 雍王这段日子得了不少赏赐 , 根本不在乎钱财 , 他不可能白收镇国公的东西 , 但给苏行止一份做什么 ?
一个孩子养在乡下能花多少铬 , 镇国公竟然要用四分之一的田庄产业去谢 , 他疯了吗 ?
明老夫人缓缓开口道 : “ 苏家养大雨霁 , 确实该好好道谢 。 但感谢有其他方式 ,
用钱来偿还 , 太俗了 。“
镇国公大手一挥将大房的产业送给外人 , 最着急的莫过于明三夫人 。 她也附和道 : “ 是啊 , 大伯春秋鼎盛 , 现在就分家产太早了 。 二娘和雨霁年纪小 , 不识事 , 贸多
拿这么大一笔钱 , 容易招灾 。“
镇国公平淡但坚决 , 道 :“ 我就是一个俗人 , 不会说好听话 , 不用铬总觉得不够表达我的心意 。 孩子们不愿意收是他们的孝心 , 但我这个做长辈的 , 却要把水端正 。
我已经想通了 , 我这一生碌碌无为 , 最大的心愿就是将雍王养大 , 不负章怀太子托 , 以及两个女儿能回到身边 , 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 如今这两个心愿都已经实现 ,
我再无所求 , 镇国公府的爵位能传承就传承 , 若朝廷不给恩典 , 没了就没了 , 来日九泉之下我去给父亲请罪 。“
明二夫人听到这里眼皮子一跳 , 不动声色扫向老夫人和三房 , 心道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 镇国公前面说了那么多 , 真正要说的无非就这一句 , 他宁愿让明家的爵位失传 , 也不会过继其他人的儿子 。
明二夫人险些笑出声来 , 得努力憨着 , 才能在众人面前保持体面 。 明老夫人和明三夫人的脸色非常难看 , 她们都意识到 , 这是镇国公故意说给她们的 , 今日她们在香房的谈话被人听到了 。
镇国公像是没注意到怪异的氛围一样 , 继续说道 :“ 还有一件事 , 儿子想向母亲请示 , 我想把苏嬉嬉的牌位供到明家祖祚里 。“
明老夫人眉头一跳 , 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 “ 什么 7“
镇国公认真道 : “ 苏嫁嬉照顾瑜兰长大 , 后来又带大了雨霁 , 对明家恩重如山 ,
和自家长辈无异 , 明家理当供奉她的香火 。 牌位就放在瑜兰旁边吧 , 这样瑜兰寂窖时 , 还能和苏婉嬉说说话 。“
镇国公说着满满倒了一盐茶 , 看向苏行止 , 道 : “ 多谢这些年你们照顾雨霁 , 我以茶代酒 , 敬你和苏嬉嬉一杯 。“
苏行止连忙举杯应和 , 李华章视线不动声色扫过其他人 , 面如平湖倒了盐茶 ,
笑道 : “ 镇国公说的是 。 国公拳拳之心 , 我却之不恭 , 那我就脑颜收下国公的馈赠了 。
李华章收下大房四分之一的私产后 , 明老夫人就算不同意也无法说出口了 。 这样一来就是默认了这种分法 , 其实二房 、 三房并没有少分什么 , 但和三夫人预想的比起来 , 那就少了太多了 。
这顿饭可谓不欢而散 , 明老夫人没心思再在大昭国寺礼佛了 , 拉着脸打道回
府 。 她们出门时 ,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 , 正好听到李华章和明华裳说话 : “ 裳裳 , 我不长打理产业 , 但又不好糟蹋镇国公的一片心意 , 我那份能不能交给你 , 你来帮我管 ?
苏行止听到后 , 也道 :“ 雨霁 , 我不是明家人 , 没有道理收镇国公的私产 。 我那一份 , 也归还给你吧 。“
苏雨霁扫了他一眼 , 道